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门的花婶拄着拐杖,慢慢出门了。经过的人都跟花婶打着招呼,花婶也都是笑着经过。走到村口石桥的时候,花婶慢慢地坐在桥头,拿着拐杖轻轻地敲着石桥,嘴里哼着曲子。

    去镇上赶集回来的人很多,经过花婶身边的时候,都停了下来,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花婶出现在这里了。

    村里的一些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出村都能看见花婶。人人都会跟花婶打招呼,问好。

    先生,婉仪不等你了,去找你了。

    花婶坐在桥头,看着桥的那边,哼着曲儿,敲击着石桥。

    突然花婶说了一句话,声音不大,但在场的人都听得真切。

    花婶说的是:“先生,婉仪不等你了,去找你了。”

    说完,花婶便靠在了桥边,人就走了……

    他们都说,花婶没哑巴,她只是在宋先生走后,就不再说话了。没人知道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几十年的时光,她就这样沉默着。

    后来,我似乎理解了花婶当初的选择。因为宋先生走了,那个值得说话的人没了,剩下的人,就都不值得说了,索性就一辈子不说了。

    村里给花婶举行了大葬,村里所有的人都为花婶送行。大家抬着棺材经过村口的时候,停留了片刻,似乎想最后感受一次花婶坐在这里的样子,也或许是想让花婶知道,他们会在这座宋先生走过的桥上,把花婶送到先生的身边。

    送葬的哀乐是村里的一位老人吹的,年轻时就是跟着葬礼吹哀乐的,一把喇叭吹散了多少陈年往事。老人已经很多年不干这个行当了,但因为是花婶的葬礼,他执意要送花婶最后一程。吹的曲子不是哀乐,而是宋先生教给花婶的那首歌。其实曲子是有词的,只是花婶不再唱了。老人会吹这首曲子,是因为曾经路过学校的时候,经常听见宋先生教这首曲子。后来也听花婶经常哼着,也就知道这首曲子对她的意义,虽然吹得可能不那么完美,但至少能让花婶走得安心些。

    5

    我一直想知道那究竟是首什么歌,为此,我特意拜访了老人。

    老人听明来意,也爽快地给我演奏了。我用手机录音,回家后反复地听,不停地在网络搜索,可是一无所获。

    我曾想放弃,因为这或许就是宋先生送给花婶的一首情歌罢了,或许是自己写的,本就没有什么出处。

    我把花婶和宋先生的故事写出来,是因为这是我见过的最纯粹的感情,它值得铭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路过一家音像店,突然听到了那首熟悉的曲子。

    我急切地跑进门问这首歌名叫什么,老板说也不知道。

    花了几十块钱,买了光盘回家,才知道这是一首民国时的歌。

    是民国的作词家伍真创作,由龚秋霞演唱的,歌的名字叫《梦中人》。

    儿时在花婶身边,她哼唱的就是这段歌词:

    月色那样模糊/大地笼上夜雾

    我的梦中的人儿呀/你在何处

    远听海潮起伏/松风正在哀诉

    我的梦中的人儿呀/你在何处

    没有蔷薇的春天/好像竖琴断了线

    活在没有爱的人间/过一日好像过一年

    夜莺林间痛哭/草上溅着泪珠

    我的梦中的人儿呀/你在何处……

    “先生,婉仪不等你了,去找你了。”

    生活里从来不缺少对手和敌人,有时候你必须做自己的英雄。

    时间总能让人忘了许多人许多事,但只要发生过的,就一定不朽。狗爷和狗的故事,村里的年轻人都知道了,不会再有人忘记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