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衰落,而帝国也开始风雨缥缈,西北战事节节不利,国库尽空,九王夺嫡,内耗不已,怕胡无百年国运之说应验,临终前将第四子叫到跟前,把关外宝藏之事倾囊相告。
四子继位后,奋发图强,我先祖就是那时成为他的挚友,听三叔讲当时还给他夺嫡时出谋划策立下大功,世代为皇家钦天监。
就是那先祖发现古代炼丹古方,制成神药献给四爷皇帝,可毕竟金丹有毒,初食如获新生气力大增,仿佛返老还童,如年轻人生龙活虎,可吃多了就极易暴毙。
就因如此,这四爷皇帝只做了十多年就突然猝死,可死的太急,竟没能把宝藏的事说给那好大喜功的儿子。关外宝藏就成了一道无人知晓的传说,即使有老一辈满人偶尔说起也只当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故事,毕竟宝藏之说华夏处处都是,如果个个当真岂不是空废人生。
事情到了末年,西洋八国联军侵入中华,杀入北京,老太后和小皇帝仓皇出逃,鬼子大肆洗劫紫禁城。其中就有俄国人彼得的父亲,他不像其他西洋人争抢宝物,他独自一人进去清室皇家档案馆寻找关外宝藏的痕迹,终于被他找到一个密封的大箱子,里面有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烛龙军行军图。
他知道这烛龙军是皇家运宝的秘密行伍,这行军图必是运送宝藏的路线,沿着图上比可以找到数百年前的大宝藏。
于是,俄国人开始盘踞东北,谋划着寻宝行动。
可人算不如天算,俄国人怎么也没想到,只靠一张烛龙军行军图是没法找到宝藏的。而找到宝藏的关键还需大箱子里的另几样东西。
八国联军之后,清帝签订了一个丧国辱权的条约后,回到紫禁城,老太后在盘点损失时,也发现了这个一直无人问津的箱子。发现里面竟有一份四爷皇帝用满文写的圣旨,里面详细介绍了关外宝藏之事,和寻找宝藏的方法。
老太后知道此事后,从族里挑了最忠心聪慧最能干吃苦的子侄辈重组烛龙军,让他们去关外龙兴之地寻宝藏,重振满人社稷。这其中就有钱安,而钱安,原不叫这名字,他姓的是爱新觉罗。
可只凭借老太后手中一点资料没有俄国人手中的烛龙行军图是不行的,唯一知道的事是那宝藏在满人龙兴祖地那漫长大山中,钱安手里有开启宝藏的钥匙。
于是,钱安一伙人开始在关外四处活动打听消息,一是打听俄国人的踪迹,二是在龙兴之地的老满人口中了解一些宝藏细末资料。
可日子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老太后也西去了,过不了多久清帝也退位了。民国来了。
民国后,在大山孤独寻找十年的烛龙军慢慢开始有人放弃了,要么死了,要么走了,唯一剩下几个人,钱安就是他们的首领,关大夫以前就是钱安家奴,无儿无女就一直跟着钱安。钱安落草为寇,着急了一帮土匪在大山里拦路抢劫,偶尔也带着兄弟说是去寻他祖宗宝藏去。
直到,有一天彼得的父亲找到钱安,提出合作。其实,等彼得父亲按烛龙行军图寻找时就发觉不对,定是少拿了箱子中一件东西,才都只找到不没用的古迹而已。在钱安一伙人散了后,有个别烛龙军酒后吹牛把老太后烛龙军之事当笑话说出,众人都不当一回事,偏偏让彼得等人知晓了。
于是,双方合作,一道寻宝,据三叔说来,我父亲就是那时卷入,作为顾问入伙。我很好奇问,我那不学无术的父亲怎么可能会牵扯进去。
我三叔大吃一惊,说道兄弟三人中以我父亲才华最高,意志消沉,整日沉迷于玩乐是后来的事,我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我父亲害的小皇帝无子嗣绝后。
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