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食肆中一半菜名都是与羊肉有关,而煨软的羊肉,更是深得人心,上到贵族,下到平民,可谓无人不好,无人不喜。

    此菜明显更合牛叔的意,先前还多少能矜持得住的汉子,这会儿捞起一块绵软的羊肉,上手就啃了。

    第四道菜是时蔬,名为‘莴苣笋’。

    这个好理解,绿汪汪的一盘,便是后世的莴苣了,不过口味嘛实在不敢恭维。

    不比羊肉,莴苣煮不出油来,所以是用油炒的,至于这油嘛,一吃便知道是麻油了。话说这年头估摸也就麻油便宜些,因为出现得早嘛,早在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便带回胡麻,也就是芝麻。

    抠门就抠门在这里,麻油既然不是特别贵,你倒是多放一些啊,弄得一盘莴笋炒菜不像炒菜,煮菜不像煮菜,两不像。除了盐以外更是没有其他任何佐料,放把蒜沫进去也好啊,寡淡无味,不比白水煮的好多少。

    差评!

    第五道菜是最贵的一道,价格犹在软羊之上,名为‘红丝水晶绘’。

    模样倒挺精致,晶莹剔透的,其上点缀着红丝,看了便让人有种食指大动的感觉。

    “绘”这一字极有讲究,孔子曾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食物要做得精致,肉要切得细致。‘绘’字可谓影响了后世的几千年的饮食文化,现代人所吃的生鱼片c鲈鱼刺身什么的,便是采用‘绘’的方法制作。

    什么食物切成薄片是透明的?

    起筷尝了一下后,得出结论,应该是肉皮冻了,红色的便是红姜丝,上面浇了一层麻油烧制的酱汁,口味只算一般。

    就这么一个玩意儿,居然卖到四两银子,楚风也是醉了。

    第六道菜是羹,有个挺雅致的名儿,叫作‘黄河飘香’。

    其实就是用黄河鲤鱼做得一碗鱼汤罢了,楚风用精致的瓷勺舀了一勺,闻了下味儿后便放弃尝试了,还真不是一般的腥呐。

    说起鱼羹,古代最著名的便是‘宋嫂鱼羹’了,这道菜后世都被人给捣鼓了出来,只是那味道跟这碗羹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道菜柳子衿似乎也不喜欢,喝了一口汤后,皱了皱眉,至于另外三人倒是无碍,吃得津津有味。

    第七道菜是个拼菜,名为‘螃蟹肚片煮丝瓜’。

    菜名通俗易懂,无疑,就是用螃蟹肉和猪肚,再加上丝瓜煮的了。

    楚风以前看过一个电视剧,讲的是明代巨贾沈万三,从田间抓螃蟹卖给南方豪门赚取第一桶金的故事,其实那完全是扯淡。古代南方人很早便有吃螃蟹的历史,哪轮到明朝才发现,几道知名的菜肴有:洗手蟹c香枨蟹c蝤蛑签。

    洗手蟹简单,就是生蟹剁开,拌了酒和酱料吃,现代人所食的‘醉蟹’c‘醉虾’,便是依照此法改良而成。因为吃完要洗手而得名。

    香枨蟹功夫就深了,非达官贵人不可食,是将香橙切盖挖空,再掏出蟹肉填在橙盅内蒸出来的。如此烹制,味道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最后一个蝤蛑签,名字比较生僻,其实蝤蛑就是青蟹的说法,属于一种常见的海蟹,每逢金九银十,便是青蟹最为肥美之时,个大的能顶一斤。蝤蛑签便是用青蟹肉做的羹。

    要说这盘‘螃蟹肚片煮丝瓜’的食材是好食材,只可惜厨子属于见面得啐他一脸的类型,如同之前的莴苣笋一样,少油,寡淡。螃蟹肉煮得跟鱿鱼一样,猪肚却劲道得骇人,老半天嚼不烂,丝瓜老了,未去籽。

    极差!

    最后一道菜是糖水,名为‘甘豆汤’。

    用勺子捞一捞便知道怎么做的了,黑豆加甘草,再辅以糖霜熬制,并不复杂。

    尝了一口,哟!

    口味还挺正,算是今日八道菜里头,楚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