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的时候,刚好听见这句,欣喜地快步走进来:“恭喜皇上!”

    苑杰却还没从震惊中回神,向均懿问道:“谁的宝宝?”

    未央宫内一下安静了,所有人都看均懿。

    在贺翎多夫家庭中,孩子是哪个夫婿的并不重要,但在皇宫内,这些事情需要被记载,若孩子出处不明确,则皇上有被魅惑之忧,是要整顿后宫、做一些大动作的。

    前几任帝王之时,倒也有这种事。

    贺翎第二代帝王明宗当年生下面貌相同的双星,便是敬宗与第一任的善王,却查不出究竟在哪位郎官处感孕,只得将那段时间承宠的三位郎官都下了冷宫。

    三位郎官坚称无魅惑之举,但可能因正当宠,被人眼红,搜宫时都找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尽数赐鸩酒死在寒鸦宫内。

    所以敬宗才会忌讳寒鸦宫的用处,并疏远后宫,晚年又下诏不设冷宫,都是为给在寒鸦宫枉死的生父祈福。

    算起来,皇上冬季在未央宫和承明宫最多,但也在年后开始去昭阳宫过夜,是哪位御夫君蓝田种玉?

    方才皇上身体不适之时,早有人快马去鸿胪寺请了灵竹。灵竹在这当口满头大汗地回来,正赶上公孙太后亲自拿着起居注在翻看。

    作者有话要说:  因贺翎以女子为尊,所以解决女子生育问题思路很简单女人没有问题,都是男人的问题。

    和现实的“肚皮不争气”、“不下蛋的母鸡”之类的说法是不是很相似?

    冲突直接碰撞在生育这个事情上,又涉及尊贵之身的皇上,郎官命如草芥,去父留子。是不是很残忍?

    但是想想男xìng的皇帝也是这么做的。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切都不好使。

    还是平等好。

    ☆、讽果喻国事

    明宗当年感孕不明,深以为耻,所以御医多年来研究的重点就在千金科上。

    到黄老御医主事之时,贺翎御医所医术精进到巅峰,已了解感孕之理并非“情”与“神”,而是更实际的东西。验证无误后,宫中改进民间避孕方,以鱼胶制袋为男子佩戴,隔绝不必要的感孕,养息女子体质,提倡“生而优之,忧而不生”的原则。

    云皇青年继位时,鱼胶之法已为贺翎全国上下熟知并使用,技艺早已成熟,造价也早就低了下去,无论贵贱都可用得。是以云皇控制自身孕期得心应手,丝毫未见因私废公之事。

    郑大夫把脉谨慎,反复确认脉象,最后判断出均懿的感孕日子,误差不超过三日。均懿虽然喜欢各宫串一串,但不沉迷魅色,郎官们承宠并不频繁,一查便知准信了。

    这也多亏贺翎御医一向以千金科为尊,且御医所现今医术已非昔年,即便皇上自己不记得,御医也可从脉象追溯感孕日期,这才不再视“魅惑”为洪水猛兽,而是轻松翻看起居注判定。

    三位当宠的郎官都是脸红心跳,充满期待,直到公孙太后脸上现出笑容,合起记录簿子,将目光定在了裕杰身上,另外两位才露出羡慕的眼神望向裕杰。

    新皇首孕之功在裕杰名下,阖宫上下无不敬服,就连公孙太后也着实满意。

    从这日起,公孙裕杰便真正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为后宫中无冕的皇后,只等瓜熟蒂落之后见分晓。

    三月初三日,迦琅来使口锋失利之事,在各国来使口中传了好几个版本,但结论就是一个新皇锋锐如刀,威不可侵,须小心行事。

    初四日,几个国家来使直接来表忠,道是去年雨水多,国内赋税不足,贡品减少,明年一定补朝,云云。

    更有甚者,谟琳那国使臣直接舍了翻译,用贺翎官话道:“我处身为子国,一向尽忠职守,若有海上之事,我谟琳那便是贺翎坚固海防,请皇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