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了同学们了作文比赛的结果,班上立刻沸腾了,大家把目光都转向了林岳兰。这个女孩子被这个好消息震晕啦,脸红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课后,刚毅去见李校长。李校长见到他的时候,满脸微笑。李校长刚刚给分管的副镇长汇报过这件事,副镇长连连说好。副镇长转身就去了书记办公室,向他汇报了这一喜讯。不一会,镇党委书记亲自打diàn huà来,表扬了李校长的工作。这么多年来,镇里主要领导还没有对李校长的工作这么肯定过,李校长当然高兴。镇里的经济工作搞得好,可是别的乡镇更好,互相竞争的厉害,大家都憋着劲干事业。文教是市里重点推动的工作,这次镇上教学工作有了这么大的成绩,周围几个乡镇都被压倒了,那会引起市领导关注的,镇党委书记当然高兴,要对李校长进行表扬。
李校长随即在学校的办公会上,宣布了作文比赛的记过,公开表扬了刘刚毅,借此也敲打了不求上进的少数老师。正向胡韧给他说的那样,工作上去了,那些噪音立即小了下去。刚毅回语文组办公室的时候,有的教师已经向他点头微笑了。冼组长一连几天脸沉似水,刚毅就当没有看见。和这样的人共事,每天看他的脸色,那会影响心情的,刚毅想犯不着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冼组长愿意难受,就继续难受吧。
这件事越发给他带来了荣誉。李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觉得他是个人才,破格把他的工资加到每月700元。围绕他教学的争议暂时消失了,有些快班的学生家长竟然提出把学生转入5班c6班,两个班的班主任都很高兴。
刚毅对于这个结果,平静对待。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对世事他已经看得开了。拿到厚厚的工资袋,他特意在附近的一家山东饭馆请胡韧吃了饭。
席间两人说起家乡的事情,两家相距不远,情况都知道一些。原来胡韧是华中师大的数学系高材生,因为家里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他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河南南阳的一个县。
没有想到当地人际关系复杂,他著名师范大学毕业的,没有关系还进不了重点中学。踌躇满志的他到了当地教育局,没有想到人家对他根本不在乎。分管的穆副局长张口就说:你华东师大算什么,我这里还有北大的呢,也就在一般学校。一中你肯定进不了,看你多年苦读也不容易,到职高去吧。
胡韧被穆副局长一通话,训的找不到北,心中也疑惑:县里真的人才太多,北大毕业生多的无法安排?从教育局出来后,他一打听,一中除了老教师外,这几年进的大多是师专毕业生,还有就是接班进修的,正规的běn kē都少。当年他高中的一个同学成绩很差没有考上大学,接父亲班当了老师,在教育学院进修了两年,现在竟然在一中当高一的班主任。北大的毕业生,教育系统确实有一个,当年因为在省城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城关中学,结果被整成了精神病,在学校里打扫卫生。
胡韧没办法,咬牙进了职高。在这里结婚成家,很快有了个孩子。一晃几年过去,他辛勤教书,可是职高的孩子学习积极性比较差,他这个数学老师也不被人尊重,在学校里还是处处受人排挤,什么好事也轮不到。中间有个女生长得有几分姿色,小学就谈恋爱,成绩很差,不知为啥一门心思爱上了他,拼命追他,他避之不及。女学生的家长却到学校告他状,说他勾引女生,他气的要吐血。
学校里要提拔一个教导副主任,考察的是他,任命的却是别人,他找到校长去质问,校长一时语塞,却说:有女学生反应你作风有问题,所以这次不考虑。胡韧被气的发昏,红口白牙的,当校长的就敢这么诬陷人!他一气之下才远走广东的。
至今他的妻儿还在家乡,妻子在家乡是个医生,家人都在这边,不愿走远,再说她对广东的气候也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