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题记:敢于冒险的人才走得更远,但是很多人的冒险其实是环境的逼迫,是无路的选择。

    爱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感情,爱促使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创造幸福人生。

    第一章太平人生

    这个县位于中原腹地,叫做淮舜县,据说是大舜的后人聚居的地方,具有遗民的特点,人们注重礼仪,个性保守。这里也是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县,全县创造的财富还不如沿海一个乡镇。

    这里世代相传着这么一句话: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从这里经过,平川如砥,百里良田,只是在县城的东南角有一片丘陵,这片丘陵矿产丰富,山上有人工种植的温带水果林。本地出产的丰饶农产品使得人们衣食无忧,生活容易满足,恋家,愿意出去闯荡的人不多。

    刘家住在这片丘陵上已经有十多代了,据他们家那本祖传的发黄的族谱记载,他们出自彭城刘氏,是刘邦的后裔呢。不过到如今都是默默无闻的种田人,没有一个在外面干事的人。刘光要是这个家族难得的读书人,五十年代上过几年高小,也在队里当过计分员,79年后自己开了个豆腐坊。他赚点微薄的加工费,从早干到晚,挣的是辛苦钱。光要夫妇因为父母亲都是富农成份(因为家里有20多亩地),前半生经常被各种运动波及,夹起尾巴做人,特别胆小怕事。三中全会后赶上了好政策,生活有了改善,衷心地感谢党和政府,一辈子没有什么奢望,只想子女们能有个铁饭碗平静地生活。

    当年刚毅姐妹兄弟三人都很聪明,学习努力,成绩很好,特别是刚毅有神童之称。但是父亲一力坚持,不让孩子们上高中考大学,三个孩子先后考上中专,其中两个儿子按爸爸的心愿都报考了师范学校。在父亲眼里,女儿是外姓人,由她到哪里工作。两个儿子能回到家乡当个教师,风不打头,雨不打脸,已经是人生乐事。

    两个儿子刘刚强和刘刚毅兄弟相继从地区的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中学教书,一晃就是十年了。这十年的生活波澜不惊,两人都是普通的教师,习惯了平淡的乡村教师生活。一个姐姐化工学校毕业后在县城化肥厂当化验员,那几年赶上生产红火,厂子里奖金高,两口子收入丰厚,还弄到了一小套房子。她偶尔还能为亲戚弄点化肥,在家里很有面子,成了全家的骄傲。

    刚强和刚毅兄弟都善良c老实,也很务实,找的都是农村姑娘。当初,刘光要给两个儿子的定位就是在家门口当老师,风不打头,雨不打脸,旱涝保收。只不过,刘光要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城里姑娘可不会象他这样保守,人家希望找的是城里工作的小伙子。这兄弟两人既然要在农村教书,家庭情况一般,要找条件好些的城里姑娘就很难。

    刚强17岁那年考上中师,那算成年人了,按此地的风俗,父亲在家里找人给他介绍城里姑娘,几次都没有成功。父亲受了几次打击,死了心,认清了城里姑娘对农村老师有成见。他回到家里就和老婆商量:既然如此,那现实点,给刚强找个农村的条件好些的姑娘吧。

    父亲觉得刘家的好儿媳妇有两个标准:一是人品端庄,相貌好,个子要高,这的地方有句俗话:“高高大大门前站,不做农活也好看”,说的就是这种心理。找高个子姑娘不光好看,后代个子也高,刘家兄弟个子都不高,后代需要高个子的媳妇来改良。二是姑娘年龄要比儿子大几岁,懂事,能够操家庭。所谓女大三,抱金砖。儿子年龄小,一直在学校读书,没有生活经验,需要一个成熟些的姑娘来照顾才放心。

    刚强的妻子孔琳,小名红霞,比刚强大三岁。红霞当年在东边的江村是数得着的姑娘,相貌c身材出众,她高挑身材,眉目如画,比刚强大三岁。脾气大了些,那是矿区姑娘的通病,可是也能吃苦干活。

    红霞曾经在荆花湾中学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