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世人常把西牛贺洲的西部,习惯性的称之为大印度国。而事实上,所谓的大印度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国家。
千百年来,这片被恒河之水润泽的神秘土地,不但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十六个部落小国。而且每个部落国中,都保持着与众不同的传统与特色。
比如末罗国一直以种姓确定身份高低;迦尸国则始终保持着左手排便,右手吃饭的良好习惯等等。这些优秀传统风俗,在本部落世代沿袭同时,有的还会被它国学习仿效。对于增强各国间的亲善认同,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与推动的作用。
但由于恒河两岸的部落国众多,有些部族因风俗过于保守陈旧,虽经数百年的沿用,却依然得不到普遍的赞同与认可。
位河北岸的拘萨罗部族一向坚定的认为,所有女子都是由猪c牛c马c羊等牲畜脱生而来,自降临人世那一刻起,就不该有任何地位。甚至在女儿出嫁时,也要在选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将人偷偷送到男子家中。
他们这种对妇女的极端歧视,不可避免的遭到世人的鄙夷与唾弃。当时整个恒河流域联姻结盟之风盛行。接儿送女的车队在诸国间穿梭往返,几乎没有一日停歇。唯独拘萨罗的街头,清冷无比。莫说部落国之间的联姻,就是普通百姓间的嫁娶,也难觅踪影。
拘萨罗六世王清楚的知道,联合交融,带来的是强大繁盛。孤立自封,就意味着衰弱消亡。若为一项传统的保持,最终使自己的国家被吞并奴役,那是每个自强的族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于是,在他的倡导下,拘萨罗人经过几代人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在五十年前,抛弃旧俗,开始了崭新了婚嫁方式。
他们大力提倡媒灼定情,吉日迎亲。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的地位,每户人家在女儿出嫁时,无不准备大量的财物,赠送给男方。以期女儿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受到公主般的待遇。
可拘萨罗人千不该,万不该。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在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夹杂进嫁妆这个因素。
当一部分拘萨罗人站在路边,眼见富足家庭的送亲队伍汇成长河,各式嫁妆,堆积如山。不可避免地在脑中渐渐形成一种错误观念。他们又开使坚定的认为,只要生了男孩,富足c奢侈的生活就会主动送shàng én来。
更有一些到了婚龄的男子,在媒rén iàn前,累累抬高价码,如果女方的嫁妆达不到自己的满意,宁肯毁弃前约,也不要送到门口的女人。
随着这种风气愈演愈烈,穷困的家庭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财物,嫁出女儿。可当女儿出嫁后,轻者债台高筑,重则倾家荡产。一次婚姻,竟成了人们半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
于是,拘萨罗人被逼上绝路,年轻的父母们为了避免日后受到要挟,一生潦倒。只要生下女婴,便立即被抛到荒郊野外。甚至还有人干脆捂口鼻c浸水缸,以种种残忍的手段,一杀了之。拘萨罗族女子的地位在经过短暂的提高后,很快又一落千丈。
此时拘萨罗的王位,已传至第十世子孙。面对国家里出现的这种严竣形式,十世王不得不召集臣僚属下,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众大臣商议了数十日后,无计可施。十世王只得亲自出面,将已在家中清养数年的首席大祭司再次请出。
大祭司的祖上乃是拘萨罗一世王的表弟。当年二人携手打下江山。一世王封表弟为国中首席大臣。任祭司职,并世代传承,永不退位。
这位大祭司蒙祖荫,十岁掌职。到七十岁时已辅佐过三代君王,在拘萨罗国内向被尊为第一智者。因年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