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来城里时,老大说四中是县城最好的中学。
“关键是我们找不到四中的熟人啊,没熟人办不了事。老二,其实初中在哪里都一样,再说三中每年也不差,中考考一中的人比例也很高。”
“哦?我看四中门口围墙上的光荣榜考上一中的人比三中多不知道有几倍。”
“你不能那么算,四中多少个班级?27个,三中呢,4个还是5个来着?再说就我家于耀过两年读初中也得读三中”。
“为什么?”
“我们住的这一块被教育局画成三中那个片区,只能读三中。”
老于心有点不甘,总觉得没有努力到无能为力,不能放弃;但也真的不能拖延于善上学的日子。
“老二啊,让于善读三中吧,你这要是拖时间久了,人家学校也许都不愿意收了。”大嫂在旁边好心的劝了句。
“那三中,行吗?这还得麻烦你帮我联系。”。
“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去于耀他三舅家和他说。”
那个年代里,diàn huà还不是那么的普及,找人说事还是要面对面碰碰。
“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不用的,都是一家人,到时找教导主任你再去。”
“好,于耀还在房间写作业啊。”事情说的差不多后,老于才想起一直没看见侄子于耀。
“他们那个语文老师不知道有多喜欢布置作业。”大嫂答道,但没有喊于耀出来和二伯二嫂打声招呼,因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不打扰是父母要做的首件事。
“晚上学习一会好,不然混混就过去了;于善,学习方面你要多向于耀学习学习,等你上学了,每天晚上要学会习。”
于善在那不情愿的点着头。
“他们初中生晚上上晚自习,要到点。”大嫂认真的说着。
“好,时间也不早了,那我们先回去了,老dà á烦你了,尽快哦,我和婉兮在家里都急死了。”
“见外了,明天一早我就去,然后我去你门面房。”
在回去的路上,星星格外的亮,有些行人,有些自行车,路灯不怎么亮,马路不怎么宽敞,车也看不见几辆,一切都很慢。
9月3号要到吃午饭的时间,老大来了。
“我和于耀他三舅说了,他晚上下班后去教导主任家问问,差不多没问题,但不敢打包票。”
“啊,还不一定行啊?”老二心都冷了,上个学这么麻烦。
“事情没有确定下来,人家必须要那么说,然后老二你也放心,读三中没什么大问题。”
“于耀他三舅说的啊?”
“什么他三舅说的,我说的,三中每年学生不多,所以能多招它会多招的。”
“哦哦,我懂了,那他那边一有消息立马告诉我哎,于善上学的事只能拜托你了,老大。”
9月4号一大早,老大来了。
“老二,你这两天抽个空买点东西”
“买什么东西?可以了吗?”
“哪可以了啊,定下来这周五,我们几个一早去教导主任家拜访一下,然后你买点东西带上。”
“哦,好,好;大概买什么东西?”
“就买烟酒,差不多五六百的样子。”
“哦,好,我知道了。”还未做早点生意前,听到要花五六百块时,老于的心不会起太大波澜,但现在做小生意的老于,每天总共进账六七十块钱,赚钱都是一块一块的算,听到五六百时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但是必须要义无反顾的态度。
“周五早上7点钟,带上于善在三中h一u én口见。”
“好”
9月6号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