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怎么发展,衣食住行也不短缺,生产压力很低,所以婆罗洲可以说是生活节奏最慢的一个地方了,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所有城市都平静的仿佛鬼城……但也因此,论繁荣程度婆罗洲甚至都还不如香料群岛,这可是急坏了罗哲。     也正是物资时常不够用,罗哲才被逼得出现了这样的改变,慢慢的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只是他改变的有点过了头,直接跨越了节约这个层次,来到了葛朗台这一级别。     目前五年时间过去了,婆罗洲也只是在沿海地区有一些人类城市的踪迹,而更深处的丛林内部则还是野蛮人的天下,为此罗哲每次在面对李贞的时候,都会感到羞愧难当,已经不止一次的向李贞提出了辞呈请求告老还乡,但最终都被李贞驳了回去。     因为他知道这并不是罗哲的错误,事实上罗哲哲也做的已经足够优秀——能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将婆罗洲发展到如今这种程度,这已经足以证明罗哲的能力,哪怕是再如何挑剔的人,面对罗哲的作为也挑不出什么太大的刺来。     只不过朝廷终究资源有限,而南洋这快地盘又太大了,哪怕是以朝廷的力量也无法做到同时兼顾,只能优先选择一些重要的地方先一步发展,至于其他地方则暂时搁置——而在地理位置上,显然婆罗洲的位置并不算如何重要。     至少在比起不如马六甲海峡以及吕宋来说是远远不如的,事实上因为处于万岛环绕之中,虽然婆罗洲的气候环境非常优越,种什么长什么,但是地理位置从军事角度来说的话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地方。而如今南洋刚刚被大唐揽入怀中,当然需要先将外部防线稳固下来,只有防住了外部的敌人,内部才好慢慢的消化掉不是?     因此迟滞婆罗洲敌船发展虽然不符合经济发展,但从军事角度来说却是非常合理的,也正是朝廷的这个态度,降低了投资商人们的热情。但是李贞知道的是,婆罗洲的发展潜力非常大,等以后橡胶产业发展起来之后,这里将会是大唐最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到时候船来船往,络绎不绝,那时候才是婆罗洲真正腾飞的时候。     只是罗哲因为任期将满,这一幕注定将无法在他手中实现,但是婆罗洲的发展史上,罗哲这个名字将注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因为正是他的努力,给婆罗洲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才让婆罗洲在未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飞跃发展起来,成为南洋新的经济中心,也是大唐镶嵌在南洋大海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光是凭着这一点,罗哲就功莫大焉,就连历史第会记住他的名字的。     “其实,也不怪罗哲变成这样的性格,实在是那些商人们太有眼无珠了。”裴行俭和罗哲是同一期进入李贞麾下的,又是同时被李贞委以重任,因此两人的关系很好,此时见大家笑话罗哲,便不由自主的想要为他辩解。     “这也是正常的。”李贞笑道:“商人逐利,想要让他们投资,就比如需得给他们看得见的利润不可,婆罗洲一片荒芜,又远离大陆,该有的资源在南洋半岛同样能够找到,并没有什么特色……商人们看不到婆罗洲的前景,他们自然不可能投资。”     之所以两人这么说,是因为南洋大部分地方其实并不是朝廷在投资建设,而是那些富商商会们在一力支持,而朝廷在其中只提供指导意见,等地方建设完成之后,商人们得到的是多少年内的免税政策,保证他们稳赚不赔——朝廷免费得到了一座城市,虽然付出了几年内无法收税的代价,但却极大的缩短了建设时间,而商人们虽然在短时间内付出了大量的金钱,但未来只要经营好,光是被免除的税收就远远超过他们的投入,再加上相应的特权和税收分成,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说不定只需要三五年他们就能回本,剩下的就都是纯赚的了。     可以说只要参与进来南洋的建设,那你就等于是稳赚不赔,而且有免税政策在,就算是想破产都难。     毕竟连税都不用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