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兴,但那只是人之常情,和他的本意并不一样……所以李贞才觉得自己特别的冤枉。

    不过他也只是觉得冤枉罢了,至于为了所谓的面子就不生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他可是皇族,为了大唐人口的繁衍,以身作则是必须的。

    大唐立国不到三十年,天下太平的时间更是不足二十年,虽然经过二十年的治理,大唐已经初步具备了盛世之相,再加上李贞的引导,更是将大唐带上了更加繁华的盛世。

    如今的大唐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只要将这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熬过去,可以说恢复了元气的大唐真的已经具备了统治全世界的力量,但是唯独有一点,却是大唐最大的短板,那就是人口——经过了隋末大乱,等大唐立国之后,人口可以说已经降到了历史的低点,只有两千万口人而已。

    这一点即便是李贞是无法做出改变的,就算在他的影响下,大唐百姓的生活好转,可以养活更多的儿女,但生孩子这种事情是百姓自愿的,李贞就算再有影响力,又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最多也就是将两千万变成两千一百万,这就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

    而人口数量稀少,这就会导致另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新占领的土地无法消化——这一点对于未来大唐的征服之路来说更是非常致命的,新征服的地盘无法被占领,大唐的征服军队又哪里敢将安心将这些地盘放到后面,去更远方征服更多的土地?他们就不怕这些地盘上的人反扑吗?到时候后路被断,可能死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了啊,可能整支军队都要全军覆没了。

    而想要征服新土地,保证新土地上有足够数量的汉人是最先决的条件——汉人为什么能有那么强大的同化力量,除了文化的包容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汉人的数量够多,可以想象当你的周围百姓都是汉人的时候,你为了融入他们,不自觉的就会学习汉人的风俗习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长了,那么你自然也就会同化入汉文明之中。

    可是现在大唐缺少的是人口,而在这个年代增加人口的方法其实也就三种:第一种就是将征服地的百姓划为大唐子民,但是这种新征服的百姓又怎么可能会和大唐一条心?连六诏这种被大唐压服,甚至主动请求归附的民族在有机会的时候都会反扑大唐,对着大唐的要害狠狠的咬上一口,那些被大唐强行征服的百姓又怎么可能会真心臣服大唐?

    除非像吐蕃和天竺这样的,当地的百姓被划为好几等,最底层也是数量最多的百姓永远遭受统治者的奴役和剥削,苦不堪言。唯有如此,当大唐以解放者的态度解救他们的时候,才能获得当地的人新,大多数人人才会真正的将心倾向于大唐。但很可惜,这世上的民族千千万,但真正符合这种条件的民族又有多少?而且他们本身就不是大唐的百姓,本就没有经历过汉文化的洗礼,就算是将他们迁移到新征服的地盘上,又能如何?他们或许连汉语都不会说,又怎么可能会传播汉文化?

    第二种方法就是鼓励生育,既然外人不可信,那就多增加自己人的数量,只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至少也需要十六年,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更不要说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发达,婴儿夭折几率非常的高。

    而且虽然说如今的大唐已经进入了盛世,但是一般百姓也就是刚刚能吃饱饭而已,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个吃饭的嘴巴,而等孩子产生价值却需要足足十六年,这等时间漫长的投资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做?

    普通百姓只是没文化,不代表他们是傻子。如果说只是多一个孩子倒也罢了,但十六年的长期投资啊,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不说孩子夭折了,就说这万一十六年间赶上了哪一年灾荒年,可能就因为这多出来的一个人,一家人或许都要饿死了。

    因此不是百姓不愿意生孩子,而是他们不敢生,生孩子的代价太大了,这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