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问?”

    老人家说道:“那天我最小的儿子就要上阵了,和他已经阵亡的两个哥哥一样,去镇守第二条防线。临走时他跟我说,爹,如果我也阵亡了你就别再上阵了,你得给我们收尸然后带我们回家。回去后你就告诉娘,下葬之后头七的时候,我们兄弟仨就会回家看望二老。记得备上三碗米酒,点上香烛烧些冥钱。有钱就买只鸡炖给我们仨兄弟吃,没有就用草纸扎一个烧了来也行。”

    薛绍听了心里很不好受,“那你怎么说?”

    “我说儿啊,家里离这儿几百里,你们七天走得回去吗?”老人家说道,“我那小儿子就说,人死了就不用再走路了,魂能飞的。我就骂他蠢,说万一不能飞呢?他就说啊,那我们兄弟仨就慢慢走回去,五七总能到家呗,反正要吃鸡!”

    薛绍的眼圈一下就红了,大声道:“能飞,魂能走也能飞!”

    “那我就放心了。”老人家咧嘴一笑,提了提肩膀上的布兜将骨灰坛抱紧。

    薛绍说道:“你带着他们的骨灰走到哪里,他们就会跟到哪里。回乡之后,记得要让他们入土为安。”

    老人家点点头,大声道:“乡亲们,走喽!我们在前带路,男儿回乡,入土为安!”

    “男儿回乡,入土为安!”

    一群伤兵们呼喊着,撒着纸钱,慢慢朝前走去。

    “生死不论,血战到底!”

    “男儿回乡,入土为安”

    薛绍无法呆下去了,独自一人骑上马,飞快的逃离了这片地方。

    可是人偏偏就是一种犯贱的动物,心中越是逃避的东西,却偏偏又忍不住会去关注。骑着马绕了一圈之后,薛绍站在了一处稍远的山坡上,看着这一队残兵慢吞吞的走远。

    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视线。

    “这世上,什么时候才会没有战争?”

    数日后。

    朝廷方面给薛绍发来一份六百里加急的“女皇密令”。

    说是命令并不十分准确,这更像是武则天在和薛绍“远程聊天”。武则天告诉薛绍说,吐蕃赞普已经正式派出了和谈的使者,不日即将抵达神都。如果吐蕃发生内战,“爱卿可相机行事”。但必须要铲除噶尔钦陵,否则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这份密令的到来让薛绍心中略感欣慰,除了在“铲除噶尔钦陵”这件大事之上达成了共识,女皇还告诉薛绍说,朝中有人大放厥词诋毁薛绍,女皇已经将其“处理”了。

    她只举了一个例子,文昌左相魏王武承嗣已被削官去职仅仅保留王爵,他以后都不能再参与国政。

    让薛绍高兴的不是那个令人厌恶的武承嗣挨削了,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多次,挨削之后用不了多久他总能再次跳出来恶心人,对此薛绍都快要麻木。真正值得薛绍欣慰的是,自己带兵在外拼死拼活的打仗,不求万民称颂名垂青史,但求不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纵有小人拆台,君王仍不猜忌,为将者心愿足矣!

    薛绍亲自提笔,给朝廷写了一份战报回传。这次当然是捷报了,说已然驱逐噶尔钦陵收复洮州,不日还将进军青海一血前仇。

    先抑而后扬,往往更能起到“打脸”的效果。这并非是薛绍故意而为之,但他知道武则天肯定恰好需要这样的效果。

    从主动出击收复西域从而导致与吐蕃的争端,到后来的“临阵换帅”,这些全都是武则天的主张。此前七战七败丢失洮州,朝堂之上肯定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响起,武则天面临的压力可不小。现在一战扳回,武则天又能扬眉吐气c竖立一个更加高大的圣君形象了。

    离开了军事的政治是空中楼阁,离开了政治的军事则是无头之蛇。薛绍觉得,自己和武则天之间的配合的确是越来越默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