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时的两国边境地带,百姓自由自在的生活,还算安宁与惬意。

    自从上次因为雪雁他们在雅州暴露身份之后,这李景恒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回京路线,故而这些日子一直派人紧紧跟随!他明白王玄策此次回来定会出人头地,升官提爵。虽然她很想再整出点事情或者杀掉他,可是因为他是奉旨回京的人,故而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傻到这种地步。

    而此时的陈雷简直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通过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他已经明了了李景恒之真实想法。看着他凝重的神情,随即提示到:“过些时日,这王玄策等人定会从岷州经过,这岷州可是紧邻吐谷浑呀,要是因为战乱被杀,这似乎就甚为妥当,这和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呀”。听陈雷这样的一番提醒,这李景恒立马就想到了这伏顺可汗。

    这伏顺可汗自归顺大唐以来,他也明白只有搞好和大唐近臣之关系,他才能够永远的处于不败之地。因此这些年和唐朝近臣的关系相当融洽,逢年过节的,总会孝敬不少特产。正是因为李道宗署理这西南诸番事物,为了历练这个儿子,所以每次按照朝廷礼制相会之时,他总是派遣李景恒前来。所以这慕容伏顺和李景恒颇为熟悉,私交甚密。

    于是乎计上心头,一番商议之后。陈雷就带着李景恒的口信快马加鞭的出发了。数日之后,就到达了这吐谷浑王城,此时的吐谷浑早没了昔日的王霸之气,拥有的只是顺从与安逸。

    因为不到朝廷规定的互派使节之时令,故而这伏顺可汗就秘密的接见了陈雷。陈雷见到了久违谋面的老朋友,就乐呵呵寒颤了一番。说明了来意之后,这伏顺可汗可就犯了难。

    面对如此棘手之问题,伏顺可汗考量的则是:一方面,这王玄策可是大唐的朝廷命官,这不明不白的就给杀了,追究起来这问题可就大了。另一方面,这李景恒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将军,但是背后可是江夏王李道宗,也不能得罪。

    这左一个不是,右一个不行,顿时犯了难,这可如何是好呢?于是乎,就带着幽怨犯难的语气,将问题推向了陈雷:“这王玄策要是死在了这里,朝廷追查下来可是如何是好?”

    这陈雷向来不缺办法,这不,随口就向伏顺可汗问到:“您可知老可汗是怎么死的?”。

    慕容伏顺立马回到:“自杀而亡的呀”。

    陈雷一听这个,就嘚瑟了起来:“看看,看看,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您还没弄明白。这老可汗不是自杀的,是被逼杀的!”

    听闻此言,慕容伏顺吃惊的望着陈雷:“此话怎讲?”。

    但见这陈雷声痞子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随即悲伤的说道:“当年老可汗,走投无路之时,老王爷很想放其一条性命。可是当攻入帅帐的那一刻,是这王玄策再三的劝说老王爷。最后逼的老可汗没法了,实在不忍让老王爷为难,只能够自杀成仁。这都是他王玄策一人的过错呀,您怎么到现在还不明白呢?”话语之间,陈雷这眼泪啪嗒啪嗒的就流了下来,“至今日,你连仇人是谁都没搞清楚,连我都替老可汗为之惋惜呀”越说越“伤心”,越说越“悲伤”,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时不时的偷瞄这伏顺可汗。

    却见这慕容伏顺听此一说,黯然泪下,悲痛欲绝,顿时有一种被洗脑的感觉。为父报仇的念头立马涌上心头。观此景听此语,陈雷对慕容伏顺一番安抚之后,带着诚恳的语气说到:“您以为父报仇之名义,除掉这王玄策,就是为父尽忠。何况以这样的理由,陛下也是不会过于追究的。再加上他王玄策就是一小吏,更没人看在眼里了!”

    经过这一番安抚,慕容伏顺的心境也稍稍平和了一些,只要能给父王报仇,一切问题也都不再是问题。于是乎,三个臭皮匠一拍即合。

    经过数日细致之谋划,这慕容伏顺也已安排妥当,准备在这岷州境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