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分着吃。孩子们接过糖,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心里很是自责!早知道会这样,为什么不多带点零食出来。就在这时候,我看到的一幕是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场面,很感动很震撼。因为糖果不够这十几个孩子分配的,男孩子让给女孩子吃,女孩子笑着咬成两块,一人一半,没有分着的也不闹,只是笑着看着。后来还是有几个孩子没有糖吃,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下次一定给你们带很多的糖果。看着天真纯洁的孩子们,他们的举动给了我明确的方向,我知道我后半辈子的归宿在那儿,饱含着幸福和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慈,你在这儿呀,节目快开始了,你来吧。”卓玛姐姐跑来找我,我擦擦眼角的泪。她问我怎么了。我摇摇头说没什么,我们进去吧。
回到会场,演员们都已经去了后台等候,观众席上坐着的人不多,很多凳子上放的是演员们的衣服。姐姐让我找凳子坐,她也要去后台候场了。我点点头说你去吧。主持人是一对穿着藏服的青年老师,虽然化着舞台妆,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来女生娇媚男生帅气。她们这台节目还在排练之中,用的也是藏语,我表示完全听不懂。能听出来的也就是慷慨激昂的抑扬顿挫。有些像吉祥三宝里的&amp……。唉,就当我是一个文盲吧。卓玛姐姐第一个出场,她漂亮、鲜艳的服饰外面,挂满大大小小的金银饰物,走起来叮当作响。刘海浓密整齐,左右两半边各编了很多细小辫子,再用毛皮条将其串联成两片之后将两鬓角的散发各编成三条发辫。两耳角上各挂数根珊瑚枝,脑后挂的什么饰物我不认识。戴着两圈项链,胸前佩戴的圆形黄金装饰品,腰下用二根链从左面挂到前面腰带上,后面又挂两串装饰物。我的老天这也太复杂了吧!我看着怎么觉得一百来斤的人已经变成俩百斤了吧。她和几名男女老师一起跳的是经典的原生态歌舞诗剧《家园香巴拉》。据说剧情取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及人文风情,以藏族同胞一年四季的生产劳作为主线,以播种、丰收、爱恋等诸多内容为元素,加入这浓烈绮丽、飞翔起舞的舞美,质朴明丽、形象生动的解说,流光溢彩、闪烁朦胧的灯光,把舞场完全变成了一个艺术的海洋。如果把歌舞比作星光灿烂的夜空,《家园香巴拉》就是燃烧的银河;如果把歌舞比作一望无垠的草原,《家园香巴拉》就是那被誉为“百药之王”的虫草;如果把歌舞比作千年不化的冰山,《家园香巴拉》就是那冰山上闪烁的晶体。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乡城人的速度和激情,团结和向上。长达90分钟的剧情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体现了乡城“卓玛”缠绵的柔情、迷人的爱意、聪慧善思的心灵,体现了乡城“康巴汉子”宽阔的胸怀、质朴的爱恋、勤劳勇敢的品质。顽强的康巴民族的美丽家园,孕育着绚丽多姿的康巴文化。就像诗人写道:‘云来了就织彩衣,雾来了就跳锅庄,风来了就送祝福,雪来了就唱情歌。’
节目演出完毕后,我久久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想到了我和欧阳的爱情。尽管他不是康巴汉子,却有着康巴汉子的豪情与细腻。他为了我可以等待那麽久,直到我来到他的身边。我问自己的心,我要来这里吗?来这里陪伴我的汉子?陪伴才是长情的告白。可是,远在家乡的老父亲没有我的陪伴该怎么度过残年余生?我回去要做的就是说服我的老爸,我做得到吗?我在矛盾里煎熬着,心被撕成了两块。何去何从该怎样一个结局?默默的掏出手机,给欧阳发了一个微信,千言万语汇成三个字“我爱你”!很快,他也回了一句“我也爱你”!随后他打来电话,电话那头很闹很吵。我听不清楚他说些什么,大概意思问我是不是在姐姐的学校,是不是很开心什么的,我哽咽的呜呜回答他。他说几句,说不要担心他,要我好好跟着姐姐,挂了电话。
我们回到家,欧阳还没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