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小龙和吴小凤驱车进了天留客栈。

    二人在大院内四处侦窺,不见有人,却在柴房的草堆下,发现了几具胸口插着四寸小刀的尸体,乃客栈的老板和小二。原来,小刀帮早有预谋,算准了张小龙和吴小凤会在此投宿打尖。

    二人吃了自带的干粮,各自回房休息。棺材则置于张小龙房中。

    油灯如豆,光影摇曳。

    张小龙坐守棺材,思绪万千。

    ……半个月前,四川缙云山狮子峰顶,斑竹林中的几间草房,张小龙正为练辟谷术的师父在门外护法,黄獒将一名风尘仆仆的少女带上了山,她自称吴小凤,递上一封信函。

    张小龙拆阅后如遭晴天霹雳……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天公将军张角举兵不久,因心力交瘁而逝。其二弟地公将军张宝,和三弟人公将军张梁率兵几十万连连攻下冀州、东郡、颖川、南阳等地。灵帝刘宏惶惶不可终日,便宣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中郎将,统四十万人马,围剿起义军。广宗一战,张梁等三万将士全部阵亡。下曲阳一战,张宝的十万人马全军覆没。皇甫嵩割下了张宝的首级,送皇帝请功。

    正在秘洞中监制兵器的军师吴天祥,冒着生命之危,偷出张宝的无头尸身,接上一颗一直由张家长期暗藏的黄金人头。后来,吴天祥修书一封,命紧随军中不离身边的女儿吴小凤火速赶往狮子峰,将信送给张宝的儿子张小龙。

    张小龙禀明师父“赤脚疯子”后,带着心爱的黄獒,随吴小凤下山去河南。

    张小龙按信中所述,进入荥阳城外的密林深处,在山洞中找着了父亲张宝的尸体。然,尸体旁,倒着自刎谢世的吴天祥。吴小凤从父亲遗体的衣衫中发现了一封万言书,他嘱咐女儿必须和张小龙结伴同行,将张宝的遗体护送到巨鹿,把黄金人头亲手交给张角的师弟郭泰收好,以便日后伺机掘宝,备作军饷,东山再起。

    二人含泪焚烧了遗书,埋葬了吴天祥的尸体,带着接有黄金人头的张宝遗体上路。

    ……遥想当年,张小龙十岁时,由父亲带着到狮子峰,拜伯父张角的师弟“赤脚疯子”为师习武。临别,父亲谆谆教诲:“龙儿,有志男儿当以天下为己任。你须苦心志,劳筋骨,饿肌肤,百炼成钢。日后方可承载天意,为黎民百姓打出一个无贫富无贵贱的太平盛世……切切铭记。”

    不想这一别,却是永诀。

    此时此刻,张小龙深感自己任重道远。丢了父亲遗体,谓之不孝;失了太平道的黄金人头,谓之不忠;不能令天下黎民百姓丰衣足食,谓之不仁;不能照顾好吴小凤,谓之不义。

    不孝不忠不义不仁,罪莫大焉!

    无独有偶,吴小凤在自己的客房内,灯孤影单,也在思念着自己的父亲。

    ……吴小凤三岁时,母亲溘然而逝。父亲带着她走南闯北,摆场子卖艺糊口,浪迹天涯。后来,父亲参加了黄巾起义,因武功高强,谙熟兵书,被拜为军师。吴小凤随父军中,将祖传的凤鸣剑练得十分了得,小小年纪,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算是军中的巾帼英雄。而今,父亲追随主帅张宝离开了人间,她唯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仅是张小龙。

    她忽然想起,父亲在遗书中请张小龙照顾好自己,莫非有弦外之音,希望二人结为伉俪,长相厮守?一念至此,她赧然面红。

    夜阑人静,万籁俱寂。

    张小龙依然枯坐独守,思绪万千。

    黄獒忽然竖起茸茸大耳,辨听着细似蚁行之声。

    风吹窗开,油灯骤灭。

    一个高大的身影匹练般直泻棺材旁。

    “叭!”一声,张小龙一鞭挥响,宛如游龙出水。

    来人末及站稳,又返身纵出窗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