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不成,险些闹出人命,一干人等也只好悻悻而去。
媚香楼里,众人自是一阵慌忙,望着满脸是血,深情圣洁的李香君,杨龙友脑海只闪现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他转身拾起那把被渐的血迹斑斑的绢扇,执起笔杆,轻轻挥动,一副秀丽之作应运而生,扇上点点碎红,宛若桃花正开得无限妖娆。
曾经年少时,固执的以为,最荒凉的无奈,莫过于——人去楼空。灯火阑珊,伊人已逝。
现如今,看来,亦不过如此。
人去了,还能有个空洞的楼阁依然耸立,羁縻的夜里,还可以摸一下曾经温热的床,望一眼昔日拨动的灯盏。
可望着茫茫火海,朱楼瘫倒,香君,让我如何寻你?
缘起,天涯咫尺。缘灭,咫尺天涯。
当日,香君的转身一撞,并没有粉碎阮大铖报复严苛的心。还好,弘光皇帝终日昏庸,沉迷声色。阮大铖借机献媚,只等香君伤势痊愈,送入宫中充当宫姬。
宫门一入,愁深似海。
为什么我们心贴的那么近,身影却要渐渐远去,渐渐模糊?
兵荒马乱,易主就如同换衣服一样寻常。不久之后,清兵攻入扬州,直逼南京,混乱之中,香君得以逃离。那一晚,她发疯的一样跑着,几近癫狂。
厮杀声逐渐远去,脑海中逐渐放大的是侯方域的俊朗面庞,紧了紧衣襟,她死死地攥住手中的桃花扇。
只等她怯怯的满怀希望,跑回媚香楼。可眼前的一阵火海吞灭了她最后一丝希冀。还未萌生许久,就死死的被扼杀。
火肆意的燃烧着,有冥冥火光晃落在李香君的面庞。她的鬓发,隐隐带着一丝凌乱。纵使火海艳艳,李香君却只感觉从头到脚,一阵冰凉。
其实,在不远处,侯方域又何尝不是在苦苦寻她?他们的爱情,就如同恍惚岁月中的初见,本可以完美,却惶惶的输给了人生的不可预知。
彼此之间的爱情,充满颠沛流离。他们的脚步离得那么近,近的不需要奔跑,只需一个转身。
只是这样,即便谁都不惊扰,却终成奢求。
看似惊世骇俗的情爱,纵使昂眉换低首,却还不能把风景看透。
只因为,我们能看到开始,却永远料不到结局。
宛若我们仍记媚香楼里香君浅笑,却不知最后她何处魂归。其中暗含的劫数,谁都难逃。
关于香君的结局,众说纷纭。
有的说,两人红尘重逢,却因张道士当头棒喝,纷纷觉悟出家,断绝尘世痴爱。
有的说,香君被侯方域收纳为妾,却在侯方域变节南下之时,被其家人赶出家门,寂寥而终。
不是我生性薄凉,只是内心更偏执这样的结局。有人说,香君最终都未能和侯方域谋面,侯方域投靠清军。于是,在岁月里,香君选择了青灯常伴。
相较于这样结束,似乎更合乎各自的性情。侯方域的骨子里,充斥着矛盾的人格,自诩甚高而又碌碌无为,慷慨有节却又怯懦不堪,藐视权贵又不免耽于声色。
只是,如若是这样做了荒凉的结尾,他便不值得香君用一生去爱。
也许,曾经的红颜已经逝去,在岁月抹平一切痕迹过后,徒留阵阵清风。
我们年轻的心,那些若有似无的伤感和所谓看似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输给了时间,任它去慢慢磨平。
有了历史无限的沧桑,让我一时好奇的想要靠近,执念过后,却选择了敬畏的离开。秦淮河依旧沉静的流淌,只是,那水流中隐隐弥漫着的,都是老去,都是死亡。
爱的背后,本就不是恨意,而是忘却。当一切云淡风轻过后,让我们各自挥手,煮酒笑谈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