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将军?”

    老夫人脑中“嗡”一声响,颤声道:“他……他不是在监狱中吗?”

    孙传庭与墨白的祖父墨萧同为万历年间的进士,私下又是莫逆之交,一文一武被传为当时佳话。老夫人本是孙传庭的未婚妻,但不知当年发生了何事,改嫁墨萧,这一直是孙、墨两家讳莫如深之事。后来,天启年间发生东林党案,墨萧遭到牵连致死。孙传庭一时气愤,怒闯内廷,打伤了魏忠贤的义子,没多久也锒铛入狱。

    墨白苦笑道:“自李自成在陕西聚众谋反之后,起义者遍及大明半壁江山。近半年来,边关不宁,鞑子兵势如破竹,攻城掠地,已和西北起义者互成犄角……杨嗣昌那奸贼兵败如山,可皇上偏听他言,以致连失数城。杨嗣昌死后,朝中无人御敌,孙儿思及牢中被困的老将军,就为他——保奏,力荐老将军重归朝堂,为国效力。”

    老夫人捂着心窝,慢慢道:“如此……当是好事。”

    墨白摇摇头,抿唇,“不!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孙老将军……”拳头沁出血丝亦浑然未觉,“老将军南下援救开封,于南阳打退李自成,但在郏县败北,未能守住潼关要塞。后来,皇上接到四川告急的密奏,将老将军调到四川。李自成手下四天王之一的李养纯在汝州投降……当时,孙儿认为事有蹊跷,李养纯乃李自成的亲信,怎会轻易投降?皇上说是孙儿多心,便下旨要李养纯驻守汝州。紧接着的几天,捷报频传,皇上龙心大悦,日日摆宴,歌舞升平。孙儿在督察院心神不宁,一次无意中经过内阁,见到自渭南突围而出的兵士,才知道,半个月前襄城天降大雨,七天七夜未停,粮草接济不上,孙老将军的人马无法攻城,偏偏李养纯在汝州哗变,老将军不得已回撤,功亏一篑。而且——李自成趁机与李养纯两面夹攻,逼得老将军败走渭南。十万火急的奏折——竟被压了半月!奶奶,半个月意味着什么?渭南的将士饿得连树皮都吃了,他们甚至拿不起刀剑,用什么来守护大明的江山?宫里的人都在粉饰太平,他们在隐瞒实情——孙儿当夜递上折子和讽文,然后,然后就落得——”

    噼里啪啦,檀珠散落满地。

    老夫人一闭眼,凄怆道:“半个月……一切都太迟了。”

    墨白恨恨地捶胸,嗓音嘶哑,“奶奶——是孙儿不好,孙儿害了老将军!如果早知道会如此……老将军不如待在狱中,至少,可以免去无妄之灾……”

    如此江山!江山如此啊!

    老夫人搂着孙子,忍住将要绝堤的泪,哽咽道:“大将军宁肯阵前马革裹尸,也不愿苟且偷生——他不会怪你——”

    墨白在祖母怀中,热泪再难抑制,闷声恸哭。君臣之前,他不曾哭,因为他的泪只会令奸贼得意;濯衣和母亲之前,他不曾哭,因为他的泪只会是懦弱的表现,只会令她们更加无助,但是在祖母面前,他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

    祖孙二人不知悲伤了多久,逐渐平静。

    墨白道:“奶奶,孙儿没有把此事告诉娘,孙儿担心她会接受不了……”

    老夫人沉吟片刻,“罢了,这件事儿先压下,我回头自会与她谈。子攸,无论官职是几品都好,莫要忘记你的初衷。”

    “是。”墨白点头,忽想起濯衣,脸上微微泛红,“奶奶,还有一件事儿……”

    老夫人轻叹道:“是不是为那个叫濯衣的丫头啊?”

    墨白一怔。

    “你也用不着奇怪,拙政园的里里外外有何事儿瞒得住我?”老夫人望着外面云卷运疏的天空,拐杖轻击地面,“说说丫头吧。”

    墨白扶着祖母坐下,屏退丫环,才将自己与濯衣的相识诉说一遍。

    一开始,老夫人的脸色阴晴不定,但后来,慢慢缓和下来。沉默半晌,她幽幽地说道:“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