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无论父母,老师或者同学,都觉得这样的姿态的女孩就是于蓝,如果有什么改变了,就不会是她了。
年岁渐长,于蓝的意识更为敏锐,逐步显露出一种对人性对生命极度不信任的惶恐。然而,没有人明白。她甚至明显觉得,即使有人想知道她的心究竟在想些什么,即使他们略微地努力过,那也只是一种敷衍。
游离在正常与异常之间,她痛苦,曾尝试咬牙拼命立于人群,故意用聚不成焦的目光阻止莫名的心惊肉跳。然而,一但身处人群,总看见旁人的嘴角微含笑意,笑得都很奇怪。仿佛一边觑着她一边和旁边的人交头接耳——他们究竟在议论些什么?于蓝恐惧莫名,身躯不由自主地颤抖,说话言不达意、杂乱无章,手脚逐渐酸软和冰冷,体温快速下降……
她一连串的反应,对方会立即感应,再审度戒备,然后借故离去……望着决绝而去的背影,自卑感即时铺天盖地的掩埋而至——在一连串条件反射的心理效应中,演变成恶性循环。
无法心如朗月与人交往,无法你一问我一答地谈天论地,该是一种何等痛苦的折磨?旁人几乎与生俱来拥有的能力,她却倾尽全身意志仍然不能如愿。同样是人,为什么她就偏偏欠缺了身为人类最简单平凡的能力?
如果可以,于蓝甘愿把自己出众的外貌,换上最平庸不过的皮囊,只求有三俩知己,能相互舒张言谈,倾诉心中的理想与未来、烦躁或不安。
那一年,她十二岁。
直至有一天,她深夜哭醒过来,看着摆放在梳妆台上的笑面人,蓦然醒悟,怎么可以忍受讨厌的东西在自己的脸前存在六年之久?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为什么要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而委屈自己?
她冲下床,把讨厌的笑面人扔进垃圾筒!坦然可以轻易获得,无法接受为何不舍弃?只要不在乎,它们就不存在,对,只要自己不在乎!
那一年,她十五岁。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觉悟,也因为于氏夫妇长期的关怀和教导,于蓝的心性慢慢圆熟。随着年纪渐长,加上药物的帮助,一扇心门有所开启,自闭症逐渐痊愈。一般日常交际基本能应付,却仍不擅言辞,时常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笑容却比幼时略少了些。
然而,在这个对美丑定义极为混淆的年代,十九岁的于蓝往往被同学喻为“冷艳”、“气质独特”、“与众不同”,“石屎森林中的深谷幽兰”等等潮流酷女性格,以致苏玉群的脸,常常因为女儿的特别而挂上一抹得意之色。
上大学后,于蓝依然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态度,一样的优异成绩。一年下来,能和她勉强交上朋友的大概只有同系的女生杜绢和妮丝。
据杜绢所说,两人友谊源起于某个夏日一场突然而至却又延绵不尽的大雨,于蓝出乎意外地多管了闲事,在路上解救了被围于广告灯箱下一个多小时的杜绢。之后,杜绢本着恩人情份,缠着于蓝要下课后一同走路回家,才成了能聊上几句的朋友。
而妮丝,是因为上学时脚踏车辗过比车胎还大上一倍的石头,载了跟斗摔伤膝头,却正好碰着悠闲而过的于蓝,后者不言不语地把她扶起来,从背包拿出纸巾帮她拭净血污,又掏出手绢为她包扎妥当后飘然离去,弄得妮丝连“谢谢”也来不及说一声。
于是,外号有甜甜小公主之称的妮丝总在课前课后,与于蓝迎头碰面之时对她露出甜美的笑容,几次下来,弄得于蓝很不好意思,不得不以生硬的表情对她牵起嘴角。
妮丝不禁看呆了——精致秀气的脸容,白净得近于透明的皮肤,镶上一对清泉般的眸子——简直就是一朵现代版的空谷幽兰!这么漂亮加善良的女孩,再配以冷冰冰的表情,分明就告诉别人,她一定藏有不同版本的神秘故事,比如说童年遭受家人虐待?曾被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