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之诡案惊奇(天滴子)
这篇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审视一些神奇的事情。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便有阴阳之分,上有天庭,下有地府,中有邦国。地府是管阴间鬼蜮之事,与阳间隔绝,其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乃邺都城,惯称深罗殿。深罗殿君是阴间最高权威者。余下分十殿阎罗,阎罗最高权威者称阎罗王,原来人死后只有三个去处:一处是上天庭为仙:一是下阴间为鬼:一处是悬空为神。除此三处外,还有少数不泯不灭,皈依佛门。这些都是有一定标准,都载在《封神演义》里,在此不必详述。且说宋慈当日死后,因灵魂被一朵白莲所护,阴差无法拘其魂魄,就这样过了几百年,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这日,不知何故,宋慈的灵魂上到天庭灵霄殿,被白鹤童子引到玉皇大帝面前。
玉皇大帝喝道:“宋慈!你乃一凡胎俗骨,非升仙界之物,为何扰我灵霄宝殿?”旁边的太白金星忙用手捂着嘴低声对玉皇大帝:“陛下,臣掐指一算,原来这宋慈虽不修佛道,但因其生前在阳间行善积德,很多老百姓都为他建了生祠,故他死后能扶摇直上天庭……”
只听宋慈答道:“我是阳世间梗直无私之臣,秉公办事,从不冤枉好人,为什么不能升仙?”玉皇大帝冷笑说:“正因你铁面无私,秉公办案,才不足以为仙。为仙之人,要居心叵测,行事诡秘,竭力护本门,你懂吗?”宋慈听了,气得须发倒竖,大叫道:“这么说只有奸恶之人方能升仙?真是岂有岂理!”
玉皇大帝点头说:“为仙者,奸而带毒;为神者,恶而带凶。就你秉性耿直,可谓凶矣,但公而无私,欠其奸诈,不足为仙为神,只宜为鬼。但念你有胆量到天庭一趟,就许你转世为人吧。你速离天庭,到地府报到去。”
宋慈要谢恩,玉皇大帝又道:“还有一言,你要牢记,到了地府,不能再像阳间那样梗直啊!”宋慈千恩万谢,离了天庭。宋慈口虽谢恩,心却不平。他一离开天庭,恨恨地说:“原来神仙也尚奸诈,不为也罢!”于是,愤愤地向阴间飘去。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玉帝正捂着嘴偷笑了,心里暗想:这次终于逮到师弟的小辫子了……
宋慈魂魄摇摇晃晃的飘荡到了阴曹地府,此时他猛的惊醒过来。面前有一条羊肠小道延伸至地平线的尽头,路上行人排着长队,浑浑噩噩地向前而行,一眼望不到尽头,路边开满了火红的小花。宋慈并不知道,此花曰‘彼岸花’,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三途河,又名‘忘川河’,传说中‘三途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三途河上有座桥,名曰‘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河水煮,‘今生有缘无分’、‘又何必强求?就像生与死只有轮回可以跨越一样,渡过’‘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费的,没有路费的灵魂将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会被船夫丢进‘三途河’。那些无法渡河的灵魂在轮回渴望的驱使之下,会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