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无人能及,自然他们写出来的诗,字词运用灵活c奇诡,没有他们不会用的字,也没有他们不敢用的字。”
如壁大师迎合他们:“是这么说,只恨吾辈读书少,不解先贤聱牙诗。”
“呵呵呵呵”其他三人勉强而尴尬地笑笑。
洪炎继续说:“山谷道人不但诗名卓著,人格也非常高善,为官一生,独傲士林,而又不忘江湖,和很多隐士有来往。其诗多次用到‘白鸥’二字,已表达山林之情。如‘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韩驹接口:“还有疑似这一联的‘九衢尘土乌靴底,想见沧州白鸟双。’之句,两联诗句,各有各的妙处。”
吕本中亦接口:“还有,还有,‘梦作白鸥去,江湖水贴天。’真可谓‘白鸥’诗人。”
如壁大师愕然:“老僧枯坐禅林,也算禅林诗僧,读诗亦多,然如此等大作,实属少见”
“还有”
“还有?”
吕本中又吟道:“‘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此诗见于《演雅》。”
如壁大师双眉紧蹙,似有不得语之处
吕本中也觉察出如壁大师异样,忙转移话题:“山谷晚年连遭贬官,晚景凄苦,其在衡州花光寺,得遇黄光和尚,黄光和尚出示东坡和少游诗卷,时二友已仙逝,山谷读诗思人,抚卷恸哭。”
说到动情处,四人唏嘘感慨。
停了一会儿,吕本中继续演说:“江西诗派自山谷道人以来,数陈师道字无己者最佳,无己号后山居士,后山作诗,先无诗法,后得山谷之诗,爱不释手,仔细揣摩,遂把自己先前作品全部焚毁,专攻黄鲁直之诗,二人互为师友,相互学习。后山居士喜欢闭门苦吟,鲁直有诗称其‘闭门觅句陈无己’。”
韩驹接口说:“后山先生得文定公提携,一生以临川曾巩为师,后得东坡先生赏识,东坡欲收之为学生,但后山先生婉言谢绝,一生以曾文定为师。其诗‘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本中叹道:“东坡先生大名垂宇宙,哪个后生不愿师事之,难得无己先生有此情操。”
“他们虽无师生名分,但东坡先生仍然爱其才,时时指点文字,所以,陈师道亦列入苏门六君子。元祐时期,苏东坡受贬谪离开汴京,无己先生从徐州赶到南京为其送行,友情可见一斑,后被朝中高官参劾罢官,被视为元祐党人。无己与赵挺之连襟,但从不攀附,势如水火。”
吕本中接口:“我在来路上遇到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其夫妇两流离长江,本来想一起来洪州,弟曾邀请他们夫妇来参加我们的诗社集会,想是有事情牵绊住了。”
韩驹说道:“江宁叛乱,赵明诚缒城逃走,被朝廷免官,后又起复为湖州知州,想必往湖州上任去了。不过他来不来不打紧,他也不擅于写诗,只是其妻易安居士,如果能来,自然蓬荜增辉。”
众人也说可惜,韩驹接着说:“刚才说到陈师道和赵挺之势如水火,赵挺之对旧党打击报复,矛头直指苏东坡,陈无己自然和他甚无好感,但无己先生家贫,元符三年冬参加郊祭,其拒绝穿其妻子借来的赵挺之府上的棉袄,受冻生病去世,甚为可惜。”
大家又是一阵唏嘘
吕本中接着话头:“后山先生著《后山诗话》,士林传抄,小弟亦有抄本,其论诗有云:‘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学杜不成,不失为工。无韩之才与陶之妙,而学其诗,终为乐天尔。’”
韩驹接着说:“后山主张学杜甫,但《后山诗话》亦说,唐人不学杜诗,可为何本朝以来,均学杜甫,似有把老杜推上神坛的苗头。吾师虽赞成我加入江西诗社,但学杜诗,家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