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按摩,好一阵子,魏国公才平息了心绪,说道:“郑先生还没有消息吗?”
“没有。”
魏国公的脸『色』顿时恼怒之极,说道:“你派人去给郑先生送信,让郑先生想办法与雍王说,只要雍王能保全我家在南京城的地位。我就将南京城给献给他。要快。”
一日无话。
朱厚煌也万万没有想到,南京城防虚弱到如此地步,整整一天,秦淮河被填平了不少。再过一两天的填土工作,南京城墙之下,将会有一片坦途。
不过,很多工作,也要一天一天的做的,像南京这样的巨城,即便是守军无能之极,想要攻下南京,也不是一日两日的,必然要十几日不可。
必然攻到南京城下,就需要填平护城河,清理道路,然后设立火炮,等等事情要做。而此刻的朱厚煌就在南京最着名的建筑物上,那就是大报恩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而建,高80米,9层8面,周长百米。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据传,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是古代南京的标准建筑,不过这个建筑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之中,不因为别的,就是这个宝塔所在之地。是兵家必攻之地。
朱厚煌已经决定决定造出声势出来,自然是有多少声势,就造多少声势,从北面的金川门,到西边的聚宝门,南边朝阳门外,都有雍军驻扎,想办法攻城,不过重点,还在北边金川门,
原因无他,就是大炮毕竟不好运输。
不过,如果要攻聚宝门的话,大报恩寺,就是极好的驻扎地方。
朱厚煌来此,一是来报恩寺祈福。二是观察一下聚宝门外的战场,还有一个原因,朱厚煌要去孝陵。他觉得绕城而过,顺便观察南京城的形式。
“殿下,魏国公使者着急了。”何文渊说道。
祭拜孝陵是一项政治活动,要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正统。所以需要礼法上的要求,朱厚煌这样的臣子很少,不得不将何文渊拉过来,他毕竟是进士出身,对这方面还是略懂一二的。
朱厚煌说道:“不要慌,让他慢慢等,等孤从孝陵回来再说。”
大报恩寺是皇家寺庙,庄严肃穆,即便是朱厚煌到了,这些僧侣也没有多少惊慌之『色』。显然是达官贵人见多了。
朱厚煌一边礼佛,心中一边暗暗想到:“看来这南京城空虚的很,几乎唾手可得。我究竟是攻还是不攻。”
从魏国公的反应来看,朱厚煌越发确定了南京城的空虚。不过,南京城的这种情况更让朱厚煌不知道该怎么办。
打下南京?
没有南京作为诱饵,北京方面会着急上火的督促大军南下。手中有人质的时候,才能要挟对方,一旦人质死了,对方都不着急了。
如果北京方面步步为营,难不成朱厚煌还想大明的土地之上,打一场维持数年的北方战争,且不说最后结果如何,单单说嘉靖,会不会在危机时刻放开九边向蒙古人借兵?
朱厚煌在坐稳雍王的位置之后,明悟了一句话,就是永远不要高估,一个统治者的道德水准。
但是如果朱厚煌将南京挂在这里,也不是办法。
任何东西都是落袋为安为好,什么东西看上要到手了,很多时候很可能永远不可能到手,不是朱厚煌小看魏国公,魏国公所做的事情,难道不是缓兵之计吗?
如果,雍军拿下北京了,却攻不下南京,情况也会很糟糕。
当然了,朱厚煌并不觉得南京城无法攻下,但是有时候最坏的预感,往往都会发生。朱厚煌准备先拖一拖魏国公。等他从孝陵回来之后,再做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