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有的事情都牢牢的记在心里,回去之后,将所有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写下来,自己再慢慢的揣摩。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看了。



    



    第二天,天气有一点阴沉,不是一个好天气。



    



    大军五更造饭,天刚刚亮,就开拔,在大营列好军阵。



    



    阵而后战,从来是看军队是不是乌合之众的标准。



    



    朱厚煌的三百多人,就在中军。在正德旁边。正德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两边的战士向两边排列开来,延伸到远方去,居然有言看不到边的感觉。并不是明军真的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而是此刻的能见度并不高,影响了所有人的视力。队列的尽头好像被薄薄的晨雾遮挡了视线。



    



    朱厚煌在高大的龙旗之下,可以说是全军最中间的位子,身前不远处就是正德。



    



    即便如此,朱厚煌的视线野人不能覆盖整个战场。只能看见一面面竖立的旗帜。



    



    或者说这方圆数里的战场,不是谁能掌控的。



    



    一门门虎蹲炮,火器,一窝蜂,全部放在队列最前面,两翼还有偏厢车护卫,偏厢车上都装备着火门枪,不过比起朱厚煌改良过的火枪,好差上太多了,可以看成一根好像是带着竹节的铁管c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火器,让朱厚煌大开眼界。



    



    这时候朱厚煌才知道,原来鲁迅先生是骗人的。



    



    鲁迅先生关于hu一 yà一的论断,误导了朱厚煌,朱厚煌虽然知道明军之中有火器,但是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火器,并不是太清楚的,也是这一次出征,朱厚煌才明白明军之中,琳琅满目,各种脑洞的火器。让朱厚煌有一种感觉,明朝人真会玩啊。



    



    当然火器在明军之中,不过是辅助作用。真正起决胜作用的还是冷兵器,是勇敢与搏杀。



    



    正德身边有三万多骑兵,这都是外四家军,还有万余步卒,这些步卒保护着中军大营,顺便说一下,朱厚煌的三百人也在中军之中,就贴身保护正德。



    



    也不知道正德看不起朱厚煌的兵,将他们放在最安全的地方,还是看得起朱厚煌的兵,将他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朱厚煌就是正德的中军侍卫官,负责正德的安全。



    



    蒙古骑兵来得有一点迟。



    



    当快中午的时候,苍凉的牛角号才猛然吹起来。



    



    随着苍凉的号角之声响起,所有蒙古骑兵好像是潮水一样,从地平线上蔓延而来,一根苏鲁锭高高举起,与正德的龙旗高度相差不大。带着无边洪流蔓延过来。



    



    蒙古人的队列松散,好像根本没有基本的队列一样,一团团的骑兵,簇拥着苏鲁锭缓缓的向东方蔓延而来,他们的速度并不快,但是有一种泰山压顶之势。



    



    这样雄厚的场面,朱厚煌看过多少次了,不过都是在电视之中,或者diàn yg之中。虽然影视作品之中,虽然壮丽有过,但是气势上远远不如这些鞑子骑兵。



    



    这些人穿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