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桑栗里人,生于东晋威安二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
他因为身道世变,不愿屈服于暴政,故有《桃花源记》之作,桃花源记乃此诗前之叙记,记言以奇意者。
盖当时朝纲不振,金人骚扰,陶潜感怀暴政加身,故以《桃花源记》托言避秦,辟一理想安定之境地耳。
莫家玉一时感慨良多,忖道:“当朝宦官横行,外寇侵扰,朝廷之局处临安,却仍不知振作,任令jiān相误国,此时此际,不正是陶渊明昔日之所见吗?”
他又想道:“昔陶渊明有入世避暴政的想法,是有《桃花源记》之作,今jiān相误国,外患jiāo加,我莫家玉难道也该寻一清净地,终老这子午谷中?”
莫家玉把子午谷细细浏览,实在不得不承认,此处确是世外桃源。
若能抛开世俗羁绊,不理国家前途,拥着心爱的未婚妻薛虹影(芸芸),避居这子午谷中,与外界断绝信息,自耕自娱,潇洒度日,真是人间美事!
莫家玉想道:“但我能吗?我可以这样做吗?不……”
当年莫家玉感于国仇家恨,抛开一切功名利碌,荣华富贵,纠合了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为的是什么?
如今,他已一步一步在实行他的理想,为了国家免于沦入异族统治,他不自量力,就凭他缜密的计划,一腔的热诚,内除jiān贼,外抗异寇。
他自始至终,全不为个人私利着想。
莫家玉有的是万贯家财,更已经有了功名禄位,他奔波江湖的目的,纯系为了不忍见国家沦亡,就像与他结合的那些志士一样,浑然没有半点私念。
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莫家玉目前所做的事情,在他自己看来,只是为了尽匹夫之责而已。
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节cāo!
古来有所谓忠臣烈士,其所作所为,也不过如此而已。
莫家玉虽然见景生情,被这梵净山子午谷的景色引发了不少感慨,但他坚定不移的中心理想,在一阵感怀之后,又复勃发起来。
是以,莫家玉此刻心情,已不复有避世逃俗的想法,他坦然一笑,昂首阔步地走进子午谷,就像复又走进他的理想境地一样,勇往直前,毫不退却。
这一路相当平坦,途中沃野千里,有的是菜果谷物,欣欣向荣。
子午谷长约地四、五里路,此去尽头,远远就可望鳞次栉比的一片房舍,呈现在眼前。
那些房舍的建筑方式,与江南一带迥然不同。都是用高高的木柱盖了起来,悬在高空之中,看来住在屋里的人,出出进进都得靠垂在屋前的木梯。
莫家玉听说过西南丛林,藏有甚多蛇虫之类的dú物,那么那些高高的房舍,既可避免dú物入室侵扰,如此盖法就不足为奇了。
他走到村中,引起鸡犬争鸣,只好停步不前。
果然狗叫之声又引起村中人注意,不一会,有数人急奔而来。
这些也都袒luǒ上身,面部表情,一望而知必都是凶悍的瑶人。
莫家玉心道:“糟了,怕不又要引起一番争执!”
他心念方动,那些瑶人已奔到眼前。
为首的那人长发披肩,体魄魁梧,架势甚是骇人。
他盯视了莫家玉一眼,突然用生硬的汉语道:“你是来谷中探望杜姑娘的人?”
莫家玉道:“是的!”
那为首的人仔细打量了莫家五,道:“你等一等,我派人领你过去!”
他背转身向后面的那些人,用瑶语讲了一阵,就有一人走了过来。
那为首的人又道:“你跟他去!”
莫家玉正想道声谢时,那些人已退回村中,只留下那名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