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情景,让德山马上联想到,这里的开发才刚刚开始;同时,更会让人想到,这里人们的生活和老家比起来,是多么的闲散而安逸,人与人之间,绝不会象在老家那里,表面上,各个一脸和气,可是,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或者是没有什么亲近的关系的话,一些人时常要在背地里做些不太讲究的事,人与人之间要经常提防着,如果这里的生活,真如自己想的那样,将来的日子一定会很惬意。
人与人之间,无论贫贱宝贵,官职高低,要少戒备,才能有心灵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无论是白天做事,还是晚上睡觉,人都能心里踏实。
想到这些,德山的脸不由得泛起了红润,禁不住的一阵阵的笑出声来。
德山一家到了奉化城,在这里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致:清明刚过,街道就进行了整修,街道约有五丈宽,路面平整,用黄土刚刚垫过,显得很整洁。
街道两旁栽着各种树木,房舍整齐,但一眼就能看出,多数是刚盖完没几年的起脊的c苫着稻草的土的或者是用土坯砌成的草房,很少能看到砖瓦结构的房子。
这里即有经商的店铺,同时也有许多人家的住所。县衙则是青砖的瓦房,高高的土墙,大门的门楼起的很高,门敞开着,衙役们,带着半圆的尖顶上面留着红缨的,下面拖着长辫子,身穿灰色号坎,手里拿着棍棒,神情木然的站在大门的两侧,不细看还以为是清兵呢。
德山全家在大车店住下了。
当时的大车店,可以说是各种信息交流的中心,这里过往的行人有:南来北往的客商,江湖游侠,三教九流c五行八作各色人等,无不在此打尖落脚,尤其又是在县治所的所在地,更成为通往各地乡下物品的集散地,于是,人特别的多,熙熙攘攘,傍晚时分更是摩肩接踵。
晚饭时,德山听着住店的人们聊着奉化县最近发生的见闻以及南来北往的小道消息,几次想开口问人家奉化北部招募垦荒的事,但见人家兴致正浓,同时,又感觉自己的sd话太笨拙,怕人家听不懂,便几次欲言又止。但为了能及早确定落脚的地点,最后德山还是鼓足勇气,向身边的人问道:听说奉化的北边,靠近怀德的地方,蒙古王爷正在招人垦荒,不知那里离奉化县城还有多远,那的土壤肥瘠怎样的话。
身边知道这事的人,告诉德山:那里从前是牧场,地势平坦,土质好,这几年蒙古王爷把牧场变良田了,正在大量招人,种子c农具c牲畜等多由官府或蒙古王爷ti g一ng,离这里也就七八十里地吧,在北面,有个叫孤家子的地方,去那的人最多,那里是河套地,土质肥沃c湿润c疏松,地势相对低洼,但排水很通畅,可以说是块风调雨顺的宝地。不怕吃苦,喜欢在平原生活的人,那是最理想的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孤家子的详情,德山到伙房又多要了一个菜,要了一壶酒和那人一边喝酒,一边聊着。那人可能是嫌出门在外寂寞,同时也可能是东北汉子特有的诚实使然,几口酒下肚,这话更是多了起来。自报家门:姓于,家住怀德县的县城八家子镇(今天的jl省gzl市的怀德镇),祖上传到他这已是五代的木匠了,他这次是到奉化县来为别人办置木工工具和原料的。
德山一听,忙着说了句:“兄弟,咱们可真是缘分了,人不亲,行亲啊,我就是木匠,来,为了缘分,我俩喝一口。”
德山和于木匠,越聊越投缘,那于木匠后来干脆说:“依我看,你们就去孤家子吧,反正现在不管到哪,都是你们sd人多,坐地户哪都没有几家了。我接触过很多sd人,你们sd人和我们关东人,有一点很像的,那就是一个“实”字。这个季节来还行,再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就要种地了,你到那,种地正好赶趟。到秋啊,吃的就不用愁了,你又是个木匠,种完地,出去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