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凌红yào已走丢了,便道:“凌姑娘已落在后面,我们回去接她吧?”
玄修道人虽然知道今日不比往常,那凌红yào武功比起乃兄凌铁谷差得太远,在这等深夜荒山之中,一旦碰上那对头,甚为可虑。
但他又不愿和史思温一同回转去找寻,弱了峨嵋派的名声。
想了一下,才答道:“不要紧,凌师妹极熟山中道路。”
两入对答时,又驰了十余丈距离,史思温突然瞧见前面山谷之内隐隐透出光亮。
转入谷口,但见此谷甚为宽敞,一道清溪从谷内流出来.泉声浪泻。
谷内宽广的草地上,许多古柏刺空挺立,柏树下面不少鹤鹿栖息,果然呈现一片仙泉清静景象。
先前在谷外隐隐见到的光亮,竟是在一座庙观之内的一幢高楼透出来。
这座高楼雅致美观,云检飞棕,古色古香。
穿过草地松柏,到了庙门,只见一块横匠,题着“隐仙观”三个大金字。
玄修道人在大门处的云板上连击三下,然后肃容进庙,走过十余重殿堂院落,忽然转到那座隐仙楼楼下。
只见两个眉清目秀的道童,恭立楼下,一见他们,立刻上前躬身道:“掌门zhēn rén听说有贵客茬临,特令小道们领路。”
史思温口中道谢了,便跟随两名道童上楼,玄修在后面跟着。
一直到了三楼,在长廊左绕右转,但觉一片庄严堂皇,到处飘散着一阵檀香香气。
那两名小道童在一个静室门外停步,一齐大声票道:“谨尊法渝,已把贵客请来。”
静室内传出一下苍老清劲的口音道:“有请。”
史思温整一个冠袍,肃然入室。
只见一位道貌清古,须发皆白的老道人,盘膝端坐在榻上。
玄修道人先一步上前票道:“这位贵客是崆同三清官玉亭观主。”
老道人不禁睁大眼睛,两道眼神有如电光划过漫漫黑夜。
史思温上前恭谨行礼,自称晚辈。
原来太清zhēn rén如果论起辈份,已是和史思温师祖碧霞zhēn rén同辈,史思温目下虽然身为一派之主,但正派中讲究礼数,因此绝不肯妄自尊大。
太清zhēn rén起来相迎,徐徐道:“真想不到今晚的贵客是崆同掌门玉亭观主,贫道有失远迎,尚祈道友原有!”
史思温见这位老道友如此谦谦有礼,更生敬仰之心,彼此客套一番,然后分别落座:太清zhēn rén道:“三年前贫道忽然心血来潮,正在推究其故,老友少林寺方文白云大师已遣人致我一函,说是令师石轩中银芒将敛,我等年纪老吾,机会无多,劝我一涉尘世,到襄阳红心铺一开眼界。
是以当日有缘得见令师英侠风采,至今回忆,犹在目前。
记得当时令师宣布封剑隐退,玄yīn教刑堂香主西门渐上棚向令师相迫之时,有二位少年侠士,上棚骂那西门香主,豪气直干云霄,此情此景,贫道也是一直难忘,想不到今宵与观主把晤,已是一身道气,满面仙风。
如不说明,贫道万万认不出来呢!”
史思温听这位得道仙长提及三年前旧事,不由得忽起满腔豪情慨,道:“老前辈犹复记得当日之事,晚辈实感荣幸。
只可惜于今魔氛犹张,晚辈却无此气魄,担承家师未了心愿,言下不胜汗颜。”
玄修道人一看敢情糟了,起初他本想借着遏见掌门,一则把朱剑扣回来,二则这隐仙居中,除了太清zhēn rén以外,还有几位从来不轻易出手的高手。
这几位本门高手虽然一向不肯涉足江湖,但如若事情发生在掌门zhēn rén隐修之地,他们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