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法师点点头:“随时可以还俗下山。不过……”
稍稍沉思一下,大悲法师抬头问来整:“来施主现在想来还不着急铺开太大的摊子吧?”
“大师说的是,暂时还不需要那么多人。”来整想了想,接着说道:“只需要有一个跟在身边就好,既可以随时保持跟大师和大智法师的联系,也方便小子学习梵文。”
大悲法师笑道:“来施主其实不必事事躬亲,挑出几个亲信之人去学便好。如果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施主以后岂不是要百头千臂才能忙的过来?”
来整听后额头冒汗,大和尚说的话很有道理啊,自己还是格局太小了,什么事情都想亲自施为,真的会头重脚轻。
而且,如果自己亲自包揽太多工作,下面的人也会感觉做事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到最后只能落得能人异士不能施展所长,失望之下怕是都要拂袖而去了。
来整连忙拱手:“多谢大师提醒,的确是小子贪功孟浪了,今后还是多向大师请教。”
大悲法师点点头:“来施主如此年纪,却有宽阔胸怀,能容人之逆言,着实是不容易。施主也不必自责,老衲不过是比施主多了数十年处世的经验而已。
老衲座前有一弟子,法号兴义,乃是老衲当年云游时收养的孤儿。因为自幼便跟随老衲云游四方,倒也练就了一手听风观云、辨山识路的本事。
来施主日后少不了征战四方,带上老衲这个徒儿,倒是方便了不少。兴义随老衲练武习文多年,舞枪弄棒、行文梵语也算精通,定然不会拖累施主。”
“多谢大师割爱相助之恩!”来整大喜过望,躬身行礼。
乱世之中最缺的是什么?
当然是人才。
来整身边不怕缺少武人,以他荣国公府六郎的身份,想要招募几个纯粹的武人简直不要太简单。看看翟让身为一郡法曹,麦铁蛋可是汝南太守的亲弟弟,他们这种身份都愿意追随,就知道这事没啥难度。
可是想要招募几个精通行文治学的文人就困难的多了。
一是荣国公来护儿是武将出身,虽说当年也是投笔从戎,但是没几个人承认他的文人身份。
二是现在大隋开科取第,但凡有点追求的文人都想去试试自己的本事。如果老天开眼,金榜题名,马上就入了皇帝的龙目,谁还会愿意跟在一个武人身后牵马坠蹬的当个随从?
也就是像徐世勣这种地位卑微的商人子弟,才会把来整的招募当成一个进身之阶罢了。
现在大悲法师能够给他介绍一个允文允武的人才,来整能不感激涕零吗。
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出身贫寒,毫无根基的孤儿,委身寺庙做个和尚,恐怕也只有追随有身份背景的人才能够出人头地,为官为将。
作为执掌千僧大寺的主持方丈,大悲法师自持身份,现阶段既不可能,也不方便直接出山跟随来整。
不如先派自己的得意弟子跟在来整身边混个脸熟,有朝一日等来整成为一方霸主之时再行出山,也不算自贬身份。
来整本来也没想到能从大悲法师这里得到太多的帮助,现在的收获已经超出了预期,也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跟大悲法师又谈了半晌,定下了日后在历城周边的发展方向,等到天色将黑的时候才告辞离开。
……
回到客栈,来整将徐世勣喊到房间密谈。
虽然徐世勣跟随身边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经过在船上的谈话和崇觉寺的事情之后,徐世勣俨然已经成了来整的心腹参谋。
因为了解历史上的徐世勣是个忠心耿耿、义气为重的人,所以来整也不再隐瞒什么,将崇觉寺到佛慧寺的种种情况一一讲解清楚。
徐世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