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改造终于正式开始了。
曾大伯召集的施工人员一共有十三人,都是同村的叔伯,其中光陈玉成的本家就有六个人。只不过有的在镇上h县里打工,曾大伯挨个联系才确定了现在的这些人手。
同村同族,好多事情就不需要多讲了,基本的信任互相还是有的。所以集齐人的当天,他们就来了,早干完早好!
跑到新屋来找陈玉成时,曾大伯看到家里多了两条小狗,就随口问了一句。听陈玉成说狗居然是买的,瞪着眼睛就把陈玉成斥责了一通!按他的说法,农村人咋还买狗呢?打听一下谁家的狗下崽,直接要就行了,哪里还用买?
听了曾大伯的话,陈玉成也是后悔不迭,二百八十块啊,就这么没了,他没敢告诉曾大伯这两条狗他花了二百多,撒谎说八十买的,但就是这样,也还是又挨了一顿数落。
因为这个,陈玉成看多多少少这两小只那就更加不顺眼了。不过说来也奇怪,这两小只还偏偏都挺待见他,尤其少少,没事就往陈玉成旁边凑,一点不见当时咬夏南的凶悍。
对此陈玉成也是哭笑不得。
老屋改造的第一步就是一个字——拆!原本老屋里用得着的锅碗瓢盆都被他给搬到新屋去了,剩下的东西都是废弃不要的。老屋的旧貌事先也让夏南给全面拍了下来,因而陈玉成毫无顾虑的跟着同村的这些叔伯们一起大拆特拆起来。
当然按照曾大伯的嘱咐,为了施工方便,拆下来的东西,诸如青砖,墙皮,地砖啥的,也没有乱扔,墙纸芦苇杆黑灰那些垃圾就统一扔到后院,而各屋起出来的青砖就都按照顺序整齐的放好备用。
拆完灶台还有大炕临到清扫的时候,曾大伯没让别人碰,而是把陈玉成叫了进去并递给了他一个布袋子。
“曾大伯,给我这个干什么啊?”陈玉成翻着袋子不解的问。
“墙角有铜钱,你自己去捡!”曾大伯一指大炕靠窗的两个角落说道。
“铜钱?哪来的?”陈玉成简直是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明白。
“捡就是了,少说话!”曾大伯一推陈玉成,喝道。
陈玉成没法,蹲在墙角抠挖,结果还真让他摸到了硬硬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果真是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只是上面的图案文字被泥土糊住了,但是陈玉成不在乎,只要是真的就行,说不定还能卖不少钱呢。
想到钱,陈玉成来了兴致,动力十足的抠挖了起来,不一会功夫,就在两个角落找到了三十五枚铜钱。
这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了,陈玉成无奈只得停止寻找,走出了老屋,来到了曾大伯处,继续刚刚的疑问:“曾大伯,这些铜钱?”
“盖房子时垫在墙角的,是咱们这边盖房子的风俗。”曾大伯这回痛快的回答了他。
“哦。这样啊。”
“镇里有专门收这些铜钱的,几十块钱一个,下次赶集的时候,你可以去把它们换成钱。”曾大伯给出建议。
“才几十块钱一个啊?”陈玉成听到这价钱不由大失所望。
“你以为呢?有就不错了!少做天上掉馅饼的美梦。”曾大伯笑骂。
陈玉成挠挠后脑勺也笑了。
他是真的没想到这改造老房子还能有这样的意外之财。
然而更意外的还在后面。
次日,师傅们开始揭瓦。
那些瓦片毕竟不知多少年没换过了,现在的老屋有好几处地方都在漏水,幸亏江北属于大陆性气候,一年到头雨水不多,雨天的时候用盆啊碗啊的接一接就过去了,因此陈玉成他们家才得以在老屋撑了这么多年。
七间房子的瓦揭完已经中午了,将糊着泥浆的木板拆下,下面一层的芦苇席子已经糟了,干脆就不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