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时,孙泰嗤笑道:“这只说明老丈自己不适合科举之路罢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孙泰如此想法,宋应星二十七岁中举,已经比这里的很多人强了,他们中有不少人甚至连乡试都没通过。宋应星的亲身经历更让他们看到了科举路上的残酷。其中不少人,此时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是不是应该还在科举之路上一熬到底,直到白发苍苍。

    孙泰见无人响应,感到尴尬万分,不再言语。

    宋应星道:“老夫只是想告诉你们,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科举这条路,适合当官。能考上进士,金榜题名当然值得高兴,但是如果考不上呢?是否只有这条路?”

    人群中的刘进听完宋应星的话,让他深受感触,他已经两次参加乡试,可却始终不能通过,不免心灰意冷,当下站出来,躬身拜道:“还望先生告知我等,还有何出路?”

    宋应星缓缓开口道:“那要看你等是否真心实意想要为百姓做事!”

    “当然是!”

    “老夫以为你们也可以放下身段,走由吏到官之路。”宋应星说道。

    宋应星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候士子向来看不起吏员,即使吏员擢升为官员,还是被他们看轻。

    底下众人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开口直斥此言大谬,和刘进有同感的人却静待宋应星的下文。

    宋应星不为外物所动,继续道:“吏员做的多是事实,无论是收税,还是农桑,他们都是亲身经历,更能与老百姓接触,清楚朝廷所施行的政策,哪里好,哪里不好,我朝自神宗皇帝,已经放开由吏员升官的通道,此路更能锻炼一个人。只要圣天子在位,吏治清明,你等也能施展胸中一腔抱负!”

    宋应星在紫竹林寺的一番言论,一经传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公然鼓励士子从事吏员之职,想不引人注意都不成,连带着宋应星的背景也被人找了出来。

    这一查,惊掉了众人的眼珠子,宋应星原来曾担任凤阳亳州知府,更夸张的是他主动辞官了。这还不止,他的曾祖竟然是宋景,嘉靖朝时曾担任京师都察院左都御史,死后被追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而且连带着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火了一把,不少人找来,开始细读,想要看看这个大放厥词之人写的书究竟写了什么。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