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888年12月18日,拉比尼亚,齐德荣站在货车车头,看着蚂蚁一样的人群忙碌着。最后2公里铁路工地上,钢轨对接完成,道钉被一一钉上。齐德广站在人群中央,英法德三国工程师围绕着齐德广,不由得也显露出激动的神情。这是一条伟大的铁路,足以媲美美国的太平洋铁路。

    时代和技术的进步在伟大的成绩面前,是暗淡无光的;这一刻代表的是人定胜天的丰功伟绩。齐德广很兴奋,能顺利的走到今天,多少有些侥幸。真正的艰难还没有到来,蒸汽时代末班车他们赶上了,电气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而他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国工程师提议齐德广钉下这最后一刻道钉,齐德广欣然接受了。旁边的照相机c摄影机早已就位,这个将存留于历史的一刻,他可不想谦让。

    他拿起那颗镀铜道钉,四面刻有两组数字:4585一1888。他端详片刻,然后放入预先钻好的钉眼,抡起锤头。几台照相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记下了这历史的一刻。

    齐德荣示意下,准备好的烟火开始升空,噼噼啪啪的在空中爆开,绽放出一朵朵火花。虽然白天无法欣赏那百分百的美艳,但此刻这热情洋溢的人群才是最美的景象。

    齐德广为参建的外国工程师别上了随车带来的银质通车纪念章,然后是工人代表,这一刻也被历史记录。早已分发到各个班组的纪念章,也由负责人分发到工人手中。工人们兴奋的用粗糙的手摩挲着纪念章,一些大胆的工人甚至邀请shè xiàng师为他们拍点zhà一 piàn。

    齐德荣把准备好的胶卷分发给shè xiàng师,让他们满足工人们的要求。但是几千人的队伍,没有这么多的胶片可用,于是决定先来一张大合照。

    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汇聚在山坡上,齐德广邀请工程师团队c劳工代表站在第一排。然后以各个班组分别合影。剩余的胶片如果有人想来个单人照,那就要收费了。shè xiàng组将记录好名字,然后寄给所在单位转交。

    这些华人移民来到新世界,慢慢融入到工业文明中,自然是不会再有那种shè xiàng勾魂的愚昧想法,纷纷争夺,甚至搞出了竞价。但是囊中羞涩,价格被炒高,谁也承受不了。于是,齐德荣给出了个主意,凑份子搞小合照。

    热热闹闹的摄影持续了大半天,已是临近黄昏。工人营地里开始庆祝晚会,篝火被点燃,酒肉被送上了餐布。

    外国工程师对今天出现的照相机很是好奇,这玩意用的居然不是玻璃底片,一个小小的卷子可以拍几十张相片。

    法国人首先问道:“齐,这个照相机是哪里生产的?还有那个一直用手摇的机器是干什么的,这两小东西可真神奇!”

    齐德广笑着回答:“这是我们的光学仪器厂的产品,我们管他叫摄影机。已经与各国达成合作,只是你们一直在工地,没得到消息。”

    “我们也可以买到这种产品?”

    “是的,1884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制成样机,之后便一直与各国财团谈判技术授权;今年已经完成,各国的工厂已经开始量产这两种机器和胶卷。我们这里产量太低,目前仅仅能满足法人机构,你们只能回国再买喽。”柯达同志,您晚了几步,对不住了。

    “这不便宜吧?”

    “以各位的财产,这只是一点小钱。现在让我们为这一伟大的工程干一杯。”

    “干杯”

    天亮后,奇克拉约派出的火车将把工人们送回驻地,等待下一个项目的开始。一部分人将转为铁路公司职工,参与铁路的运营维护。

    铁路试运营还要持续半个月,之后才会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行。

    齐德广将乘坐北上的列车参观各个移民城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