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节后,沂原境内滴雨未下。张寻知道这不是小事,立刻派人叫来曾县丞c李主簿和管理沂原渠日常工作的蒋劲松。等三人到了后,张寻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蒋劲松说道:“沂原境内不用担心,我二月初就已下令启动了沂原渠的灌溉功能,各乡的蓄水池也已蓄满水。太阳正大的时候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让作物避免被阳光暴晒,收成不会有大的影响。去年又是丰收之年,粮库里粮食充足,g一ng yg沂原没有一点问题。”张寻听到蒋劲松这么说,稍微安心一点,就说道:“本县等下就立刻赶到淄博向知府大人问下此次干旱的覆盖面积。明亮,你亲自盯着粮库,绝对不能发生任何问题。三省,你的任务有两个,如果旱情真的到了旱灾的地步,你要有秩序的接收难民,维护治安;二要严厉打击那些敢哄抬粮价的奸商,保持粮价稳定。劲松,你继续辛苦下,各乡多跑跑,充分利用好沂原渠,把损失减到最小。”三人都点头应下离开县衙去盯着自己负责的事项去了,张寻也骑马往淄博而去。

    沿路看到的一些状况,张寻知道这次麻烦大了,旱情小不了。一路急行,到了淄博城门才慢下来。到了府衙门口,看见戴师爷就顾不着礼仪了大声叫道:“戴师爷,戴师爷。”戴师爷看是张寻,问道:“张县,你这是?”张寻说道:“我沂原从元宵到现在滴雨未下,我来淄博府本是问问淄博这的情况,但就刚才我路上看到的情况,有些地方地里的泥土都开裂了。旱情定然不小。”戴师爷一听大吃一惊,就立刻带着张寻去见余知府。

    张寻见到余知府,把情况一说,余知府也是一惊,知道这事非同小可,就对戴师爷说道:“鸣江,你亲自下到各县去看看旱情到底有多严重,并带着本府的印信必要之时开仓放粮。”戴师爷领命而去后,余知府向张寻问道:“你有何良策应对?”张寻说道:“由于有沂原渠,今年收成不会有大影响,目前沂原境内粮食充足,随时可接受五万难民。其余的下官就无能为力了。”余知府点头道:“本府知道了,你马上回沂原。”张寻离开后余知府立刻写了一封旱情说明的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曲阜,申请援助。

    第二日,鲁王得知淄博府爆发大范围旱情后,立刻叫胡总管把户部尚书周宏波和户部侍郎冯思平找来,让两人三天之内必须把足够的粮食运到淄博。鲁王又想到张寻眼下就在淄博府下面的沂原当县令,就对胡总管命令道:“寡人还不放心,你亲自去沂原去看看,问问张寻他有什么办法?有什么事立刻向寡人禀报。”胡总管道:“陛下放心,奴才一定把此事办好。”

    张寻回到沂原的第二天上午,余知府就派人把此次旱情最严重的沂南县的五万饥民送到沂原,曾县丞做好了准备,安顿饥民井然有序,李主簿又在粮库镇守,监督粮库人员发放粮食。张寻看到总算放心下来,事态控制住了。胡总管下午才到沂原,见到张寻后问了相关情况,张寻说道:“沂原县现已接收五万饥民,目前情况稳定。沂原肯定没问题,淄博方面有朝廷赈灾粮发下,事态也会慢慢平稳下来。”胡总管说道:“咱家好奇的是为何沂原没有受灾,还能接纳五万饥民?”张寻回道:“去年沂原兴修水利,沂原渠建成,这次起了很大作用。明日我引公公去看看。”

    第二日,当胡总管看到了沂原渠后,他才知道张寻去年做了多大的一件事,然后对张寻说道:“咱家回宫之后,一定向陛下禀明这一切,既然你这一切良好,那咱家就去淄博其他地方看看。”张寻说道:“张寻恭送胡公公。”

    张寻想到,这些饥民吃饱了就是很好的劳力,那沂原山的路就可以开始修了。沂原再一次大兴土木起来,那沂南来的饥民吃饱后又看到沂蒙山水的美丽景色,展现出来的热情让张寻都惊叹不已。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一条可以和县道媲美的路就修好了。竣工之日,张寻问起五万饥民中的几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