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能性并不太大。

    和最后与萨基分道扬镳的巴斯滕不同,卡卡目前在ac米兰拥有一位能够对天才采取近乎溺爱态度的主帅。安切洛蒂做教练成名时拒绝过巴乔和佐拉,有不少“后半生萨基式”的战术囚徒意味,但从在尤文宠爱皮耶罗开始,安切洛蒂彻底变得像当年他效力罗马时的瑞典主帅利德霍尔姆,浪漫主义色调浓郁。ac米兰某些战术设计有偏重乃至溺爱卡卡之嫌,但或许这种观赏性、复古式、浪漫主义的手法才更可能在现代足球氛围里再造出一位巴斯滕式的历史巨星。

    巴西一位叫安娜·保拉的19岁新闻系大学生说,喜欢上卡卡帮助她治愈了自己数年的抑郁症。这必是值得心理学家们好好研究的案例,对于抑郁症越来越盛行的现代社会来说,“卡卡”成为灵丹妙药,必定比马粪和百草霜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有趣。

    现代抑郁症的盛行和贝克汉姆式商业偶像的泛滥有不可避免的关系,他们越令人眩晕就越令大众放弃对终极关怀的思考。卡卡是贝克汉姆的反面,他出自圣保罗的喧嚣,但更来自巴西尚存的伟大自然。他强调价值观,但从不试图把自己塑造为偶像,而总是保持“我也是《圣经》的学徒”这样的气质。他和蔼可亲从不拒人千里之外。

    很大程度上说,卡卡改变了世界球星习惯性给人的一种“苦恋”情怀。很久以来,人们习惯了球星同时也是被宠坏的孩子,最近英频繁生的丑闻,就体现了大面积存在的追星癖问题,你是他们的球迷,甚至意味着你试图让自己放荡得如妓女去侍候他们的床第。最有趣的就是那位应召女郎的男友因为女友搞过的客户是c.罗纳尔多而不再那么生气的故事。

    苦恋、溺爱、放纵、丑闻,不仅是足球明星圈的一个现象,在现代社会的众多明星圈里都无法避免。卡卡并非一个“欧洲+南美”的最佳结合体,他快乐、单纯,他可以和所有人一起庆祝生命和生活,这些仍然是南美乃至巴西独有的。说卡卡是巴西中产阶级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是更贴切一些,大自然的存在让他们仍然有一种拯救世界的情怀,这是欧亚大6人已经严重缺乏的。

    当然,你可以批评说卡卡的过分受喜爱体现了旧式欧洲种族主义理想情怀,一个相貌出众的白人在肤色迥异的人群中扮演核心英雄,这种意象似乎总是最受欢迎,卡卡的形象里是否有这样的价值因素?就像巴西中产阶级喜爱的mpb音乐,你是否会说,总是黑人、混血儿在打鼓和吹号,主唱更经常会是一个嗓音和外形同样优美的白人女郎(典型的就是巴西目前最红火的歌手伊薇蒂和为她伴奏的乐队)。

    说出来你才会现,以上的批评到头来也只会令欧亚大6人脸红。因为卡卡本就是一个种族融合最好的国家的产物,这个国家种族融合的文化产品天生拥有呈现各种肤色的能力和权利。巴西的音乐、美食和足球所承载的热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为亚欧大6带来的心理冲击也恰恰就在这里,就像你从伊薇蒂身上看到产自昔日欧洲的嗓音练习技法,但你同时也承认是黑人、印第安人和白人音乐在巴西这片乐土不分先后主次的结合才产生了伊薇蒂。卡卡也是如此,他和罗纳尔多、罗比尼奥、罗马里奥、里瓦尔多乃至贝利、加林查都是迥异的,但他们又都是“如此和谐地同出产自巴西”。

    卡卡和巴斯滕的最相似之处就是对待生活和职业的严谨态度,乃至一种永不停息追求进步和积累的精神。一个巴西人和一个荷兰人如此相似是罕见的,更确切地说,是卡卡所信仰的福音教让他一些方面近似于一个严谨的北欧人。

    最近英国媒体报道的一个事实,是英国天主教徒数量竟已过英国国教徒数量,布莱尔刚刚退位便皈依天主教就是一个例子。而清纯少女卡罗琳娜嫁给卡卡之前,却接受了福音教课程,从天主教徒变成福音教徒,然后和卡卡在福音教教堂举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