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兴奋,越打越兴奋,似乎还在内心里完成了一出真理认知。
不过,他很快把一切都抛之脑后,因为战斗节奏更为惨烈和白热化。
敌人的装甲部队试图略过防线,直接进入城里,但被不少人抱着炸药给阻挡住了。
日军把第一军赶下了壕沟,并勇猛无畏地跳了下去,在狭窄的空间互搏,几乎碰在一块儿。
日军似乎在这儿有优势,他们的手脚使展得开,倒是第一军却束手束脚,顾头顾尾,疲于应战。
第一军把重武器给撤回到墙后,免得壕沟全线陷落的时候,再撤也撤不走了。
费清出了军部,选了一处离战场距离较适中的地儿,拿起他的望远镜,在刀与血之中扫看一番。
他虽说愕然日军的战斗力,但是也没有畏惧。费清能请命来这儿,本就把一切都抛弃了。
日军的战略再怎么复杂,但其核心也难逃一个字——快。
只要尽快解决遣东北军,结束掉战争,日军才能喘过气,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军事的问题得到解决后,便能专心于外交。
即便苏联派遣军队而来,对于日军也没什么压力。日军能打败他们一次,就能再打败他们。因为苏联人的后勤问题比日军还要严峻得多。
反之,如果拖得越慢,让国际诸国觉得有利可图,施加诸多压力或直接参与,日本会被拖死。
因此,日军求快。
基于这种猜想,则提出了“拖字诀”。
在军事上尽一切人力及物资,拖延日军的脚步,务必把每场大小战斗都尽力延长,能拖得一秒是一秒。
因此,费清还是提出了“绞肉机”的想法,他本来很犹豫不决,这会害死许多人的。
他联想到了十几年前的欧陆战争,那场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它成功拖死了德军。即使自己也损失惨重,但是为了胜利,这是可以忍受的。
费清打算让锦州成为一台绞肉机,在放干自己的血的同时,紧紧粘住日军的脚步。
这是没办法的,他现在很清楚地明白敌我双方的差距,真的只能用人命去填补,这是军人没法回避的事。
性命与国土,谁孰轻?谁孰重?
如果第一军的人不明白这点,那他们也不会在那天举起手,自愿赴东北参战。
费清退了回去,在路上轻叹一口气。如果按照常规打法和防御,那么日军则会在半天内攻下城外以外之土,三天内打下整个锦州城,或许还能再花上一段时间歼灭第一军。
如果他们乐意的话。
犹豫长久,反复考虑,最终决定本书将不定期更新。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的话,我会更新的。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