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可以见的。
再说了,这秀才也是参加科举的人,要不是担心这费用不够,说不定还可以混个几甲。
听闻和尚话语,也不是本地人,指不定是那个远地方来的,说不定还是很远的那些小国家来的人。
那些个小国家,区区弹丸之地,岂敢和我们大唐称雄。
李靖将军这不,带着大军去了那突厥,在嚣张,能和大唐比不成,让你俯首称臣,你就得俯首称臣,不让打的你灭国。
唐四藏也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话语,这个人有个人看法,而且这秀才也没有露出真本事来,他也不知道这秀才几斤几两。
不要轻视任何一个敌人,哪怕是早知道你们之间有天差地别,也要用尊重的心里去看待。
唐四藏一直就是如此,话说是,没有见到一个人真正本事之前,切莫下任何定论,当然那些脑残除外。
这秀才弱冠之年,若是真的去考的话,真的还指不定会中。
要知道在古代,考这状元可不是这么简单,有几分是弱冠,而立考中的,那些不是四五十岁才是中了状元。
俗话说是寒窗苦读十载,一朝闻名天下,但是这许多人苦读了几个十载,也未能是闻名天下。
两人都是一直思考着该做什么诗的好,不过唐四藏则是在考虑该选择那首诗好。
过了些许,秀才方是先开了口,清嗓子,一手扶背,一手拿着书,转悠起来,边转悠,边念诗。
唐四藏看了却是有些无语,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古人的爱好,念诗的时候都喜欢这么吗?就和那读书一样,喜欢摇头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和尚,你看我这首诗如何?你来品味品味。”
秀才念完之后,笑看着唐四藏,看着唐四藏低着头沉思的样子,以为是想不出什么诗词来,当下就是爽朗一笑,然后脸上丝毫不掩盖内心喜悦,就好像是已经得胜一般。
“杨柳,杨柳,留,留,秀才好文采,贫僧佩服。”
秀才用这杨柳来做诗,虽然很好,但是他不是唐四藏,唐四藏是现代人,怎么不知道那些诗词。
这古今送别,离别诗词,许多都是柳树,柳枝,什么折柳送故人,象征着留之意。
听到唐四藏的佩服,秀才更是高傲起来,看向这众人,好像有一种凌驾于苍生的感觉。在看向唐四藏,依旧好像是再思考什么,不免打趣:
“和尚,怎么了?写不出来,那就别想了。”
“有了。”
忽然,唐四藏高兴一喊,抬起头,一脸坏笑的看着秀才,开口讥道:
“秀才,听好了,等会莫说我欺负你,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怎么样,秀才,我这首诗如何?你来说说,这首诗,可是花了我这么多时间,比平时整整多了一分钟呢。”
“”秀才无奈一笑,随后对着唐四藏拱了拱手,深吸一口气,才是缓缓吐出来:
“秀才认输,和尚的诗我拍马莫及,穷尽此生,也只能望其项背。
和尚的诗,前两句便是让我见到一场景,犹如亲身经历一般,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后两句便是这绝世名句,我闻所未闻。和尚你的诗开创了另外一种方法啊。”
对于秀才的惊讶,自然在唐四藏预料之中,但是却没有想到秀才如此爽快便是认输,按照这惯例。
秀才肯定是不服气,然后要求三局两胜,输了之后,在是不服,要求比其他的。
可是这秀才不但没有如此,而且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