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禹王松
三水乡中流水的一个山洞里,一股大水突然从一个小山脚下朝天喷出,人称龙抬头或龙吐珠;喷涌的水龙顷刻发育成一条小溪,并逐渐扩展形成了弯弯曲曲的月亮河。河旁有一个村子叫白兔村,村里三排十二座一模一样的大正屋器宇轩昂整齐地雄锯在村子中央,一律坐东朝西顺山势依次而上,两旁及前后各有一排整齐厚实的横屋守护着正屋形成一个大院落;这样整个大院落里就形成四条东西向笔直的青石板路(三排十二座正屋的间隔)和六条南北向笔直的走廊(每座正屋的两边大门与邻座正屋的两边大门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建筑群幢幢紧连,家家相通,在院内行走,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湿鞋袜;吃饭的时候,女人c孩子们喜欢端上饭碗坐在或站在大门外面的石墩上大声聊天说笑,显摆着自家碗里刚采的雷公屎(雨后长在石头和草地上的地衣,也叫地皮菜c地软菜c地皮菇c地耳等)炒酸菜或刚从树尖上掏的春芽(香椿菜)炒鸡蛋,互相传播着村里村外的家长里短或从芦洪市c花桥等大地方听来的大新闻;如此,每座房子大门外的石凳c每排正屋之间的青石板路便成了人们互相沟通交流热闹的“俱乐部”,嘻嘻哈哈的笑声充盈大院。到了晚上,各家大门一关,又自成一统,宁静而温馨。自然与村落和谐共生,院子结构整齐划一,天井过道皆用石条铺成,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处处体现天人合一c安全实用c精美大气的人本精神。村前有两个大前门,砌有整齐的石板阶梯,两边各有一对石狮子守护,大前门两旁高高地砌着麻石围墙。从建筑学分析,这里系中国明清古民居经典之作,既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风格,更凸显永州地域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神韵。取材用料讲究,工艺造型别致,规划设计独到,不仅体现了耕读为本c邻里和睦c家族和谐的儒家文化底蕴,更反映了先民们淡泊宁静c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几百年前,不知是躲避战乱还是躲避别的什么灾祸c或是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c“江西填湖广”等,武家老祖宗带领九个儿子和全家老少迁来这里;关于武家老祖宗的具体记述已经无从找到,只是在南山上至今还留有一块“一品诰命夫人”的墓碑。大院落是老祖宗迁来时一口气盖好的,清一色的大屋梁,清一色的青砖青瓦,清一色的花岗岩门框门槛,清一色的飞檐翘角,唯一不同的是门槛上绘制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彩sè tu案。
村前有一口四方古井,冬天冒热气,夏日冰凉,喝起来又甜又香;旁边是一大片垂柳飘扬的池塘,宽大的荷叶快活地连接,粉红的c洁白的荷花被荷茎高高托出水面,像一群群美貌仙子翩然起舞,让人立刻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诗句。池塘前是阡陌纵横的田氹,田氹的一侧突然冒出一座像祭拜祖先用的大香炉似的圆形山,人称香炉岭。村子后面的山顶上是武家大祠堂,祠堂高大雄伟,进门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两旁是十几间小房。沿天井两旁的阶梯拾级而上,可见一个特大厅堂;大厅堂上面还有一个天井,天井上面还有一个大厅堂。祠堂里供奉着武家列祖列宗的牌位。祠堂周围绿树笼罩,连接着一座座高高低低的的山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的增加,大院的四周又盖起了一座座瓦房c木头房或茅草房。村子北面是奉为神山的风水林,林子里长满苍松古柏老枫树老银杏和其他几个chéng rén才能围抱的大古树,一条条盘绕交错虬龙般的粗细老藤将一株株大树连成一个简直是密不透风的整体。风水林只准特许的男人进入,女人和未满十五岁的孩子绝对不得涉足。在这片仙境般的树林里,百鸟齐鸣,百花盛开,聪明漂亮的小松鼠活蹦乱跳。村子南面的一个山冲碧水悠悠宛如世外桃源,在上c下两口青龙塘的塘顶上,一条活灵活现的青色大石龙跃跃腾起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