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她什么。见药材浸泡得差不多了,便开始用药炉子装了温水熬药了。
李氏端来盆子装了热水,让程文涵先去洗漱一番趋趋寒气。红珠回头一看,那点心都好了,便道:“我去老太太屋里,娘你来看着药吧。”
李氏晓得红珠更会说话,就应了。
红珠到了上房东间里,端上了点心。朱老太太见了那些点心也没多少好脸色,只道:“这都什么时候了才回来?你娘也学着你不着家了。”
“娘给伯修大哥熬着药呢。”红珠随口一答,晓得她这么说朱老太太就不会喊李氏过来训话了。又笑着看她道:“奶奶,今儿食铺开业,做的点心都卖了,客人也多……即便往后不如今日热闹,但要是有个一半客人,我们食铺也亏不来。所以奶奶就不用担心了。”
“谁担心你们了?”朱老太太哼了一声,“这是你们要办的事,成也好,不成也罢,我可管不着。”
红珠笑了笑没接这话,递给她一块点心,“奶奶,这个软,甜香得正好,吃一口尝尝。”
朱老太太本要冷着脸不吃,但一想这程家三人左右留在这朱家院子里也没几天了,大过年的也不想生气,决定不论如何面上都要和和气气,便勉强咬了一口。
红珠只觉省了一顿好骂,再说两句就退了出去。
再回到厨房,红珠让李氏先去洗漱,李氏去了。待李氏再回来,红珠看那药也差不多了,只差一些火候,就直接让她回房休息去。李氏不肯,红珠就道:“娘,我等会给伯修大哥送去,正好跟他说几句话。”
李氏一愣,不多时就想起那书院的事,才明白红珠的打算,点点头回了房。
红珠跟朱伯修这一两年来都没说过多少话,借了给他端药的籍口才第一回到了他的房间。想来朱伯修也是等着喝了药才躺下,红珠进来时他正点了蜡烛在书桌前看着书。
红珠是不让程文涵夜里读书熬眼睛的,见了朱伯修这般随口就劝他一句:“伯修哥,这夜里看书眼睛不好。我听说有那些念书多的老书生,眼睛不好使了,得偏着头眯着眼看人,奇怪得紧。”
朱伯修轻轻应了一声,淡淡一笑,又疑惑问:“怎么是你来?”
“紫兰看着药煲都要睡着了,我便替了她来。我手脚慢,来得迟了些。”红珠解释一句,把碗搁在桌上一角,一低头看见朱伯修拿在手里的书,便好奇问:“尽冬集?伯修哥,这是宜山先生著的吧?”
朱伯修闻言讶然抬眼看了看她,“你竟知道?”
红珠半真半假地抱怨道:“伯修哥可别看小了我。”
朱伯修这时才恍然明白过来,笑了笑说:“哦,三叔还在时教过你呢。我记得,三叔还说你是才女……”像是又想到了什么,他默然了一会儿沉思,后来才说道:“不错,这是宜山先生的著作,说的是通安左近山水景色,字字如画,令人读之心醉。你读过几篇?”
红珠听出他话里对程桂棠称她做“才女”的不以为然,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高兴的,不过记起她来的目的,便不在乎他说什么了,只答:“有那么一二篇吧,如今要我说,定然全记混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很快又兴起地追问:“伯修哥,我听说西山书院里的先生很是高明,不知比及宜山先生如何?又说书院里的学子都比旁的学堂强,能考过那入门试的就算秀才了,也不知那入门试如何难考?伯修哥当年是怎么考上的呢?”
朱伯修惊讶地挑了挑眉,红珠不容他拒绝,伸手一指那桌上的苦药就说:“这药烫得很,一下也喝不得,不如就跟我说说话,省的回头我还进来拿一回碗。”
朱伯修见她一脸好奇的样子,觉得不好敷衍了去,且西山书院的经历又是他的得意事,终究还是开口说起来。
这一听,红珠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