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了,赶紧转移话题,“亭伟快六周岁了,也是该进学堂的年纪。”
“可不是!”老周头赞同地点头,“昨儿个我还和老二商量这事儿,只是你也知道老二是个没出息的,硬是拿不出娃子的束脩来。好好一个苗子,可不能这么白白耽误了。”
说完,他殷切地看着周友平,把周友平看得心里发毛。
“要是娃子有这个天分,整么着也得供他。”周友平觉得让孩子念书是很重要的事,看他几个女儿不就因为读了些书,比其他闺女都聪明。不然他们家也不能这么快积存些家底,大女儿还得了门好亲事。
儿子这么说让老周头很满意,“是啊,今儿个我来找你就是为这事儿。老二两口子是指望不上了,好在亭伟还有你这个大伯。现在你们日子也好过了,听你大姐说那果子酒的买卖一年也能挣上十几两银子,亭伟的束脩以后就你们出吧!”
他一句话就把个大包袱丢给了周友平,周友平闻言愣了愣才道:“这,这不是小事儿,爹,要不我先和苹儿娘商量一下,明儿个再给你答复?”
老周头也知道自己的要求过分了,还是零零总总说了好多兄弟齐心的话,周友平唯唯应诺,却始终没有明确答复。吃过晌饭后,老周头就悻悻离开了。
周友平把这事儿和唐氏说了,唐氏自然是不愿意的,“二弟和弟妹又不是过不下去日子的,况且还有爹娘帮衬着。我们这都分家多久了,眼瞧着苹儿的嫁妆还没准备好,跟着还有玉儿和筝儿的婚事也得好一笔钱。加上两个小的,亭景以后你不想让他去学堂?虽说现如今我们的日子好过些了,可也不能白白给人家供孩子。况且亭伟才六岁,我们哪里知道他以后的造化,村里考功名考到三四十岁的也是有的,你还能供他几十年?”
“可他毕竟是我侄儿,爹也说他有天分……”周友平的家族观念很强,觉得照顾家里人是自己天生的责任。
唐氏虎了脸,“有没有天分我不知道,可这些年我是看清楚了,什么人都没有我的孩子重要!以前的事儿我也不想再提,可要让我拿钱供别人的孩子念书,我是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
妻子第一次这么强烈地表示对老屋那边的不屑,周友平既震惊又慌乱,情不自禁叫了声,“孩子娘。”
本来躲在屋外偷听的周苹儿几个总算知道这次老周头突然来访的目的,周苹儿忍不住冲进屋子,愤愤道:“爹,刚才你和娘说的话我都听明白了,我是赞同娘的话的。别的不说,要是二叔二婶婶对我们好,这个时候帮衬一把也是有的。况且他们是不是真的没钱还是两说,这不是一次两次给了钱就成的事儿,你就是不为我们想,也得想想亭景吧。要是亭伟以后真念书念到几十岁,难道还要亭景这个小娃娃供吗?”
周玉儿和周筝儿也纷纷表示对这件事的不认可,周友平没办法,最后拿出二两银子给老周头,说是大伯一家子补贴周亭伟的一点心意,对供周亭伟读书的事却是不同意的。
后来周李氏来这边闹了一番,被知道详情的周氏和周梅香劝开了,经过这件事,周友平家和老屋那边的关系更远了。
不过陈夫子私塾却是火热招生中,甚至有邻村的孩子过来问入学的事情。陈夫子考虑到自己年老精力不济,只从中选了些机敏的孩子收了,大多都委婉地推了。只有石桥村的孩子是都收的,周亭伟也成为新学生中的一员。rs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