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些东西哪里费得了什么劲。”唐氏提着东西往西市走,“待会儿办年货要买的东西才多呢。”
进了西市,周筝儿总算见识到古代人疯狂购物的狠劲了。
他们先是在菜市场一带买了八十斤白菜和五十斤萝卜,冬天里菜少,他们也不能总到周友康家里挖菜吃,大过年的多买些菜自是不可厚非的。
然后又去猪肉铺子割了二十斤猪肉,本来老屋那边今年准备杀只肥猪的,说好了要分他们一些。可周友安出了那档子破事,那头肥肥的猪被周李氏直接卖了钱,他们自是一星点油花花都没瞧见。
“孩子娘,今年我们搬新家,是不是也得买副春联贴上啊?”在经过买春联的摊子时,周友平虽不识字,可开着一幅幅红艳艳的春联就觉得喜庆。
“也是!”唐氏也被摊子上的春联给吸引了,“新年新气象,贴上副春联讨个好彩头。”
于是他们的包袱里又多了两幅春联,坑爹的十文钱一副,果然知识就是生产力啊!
等东西买到差不多的时候,周友平见自己挑着的竹筐子已经满满当当了,“孩子娘,我瞧着东西买得差不多了,要不先回西市口等杨驼子吧。”
刚才他们下车的时候,和杨驼子约好在西市口等,还搭他家的车回去。
唐氏清点了一遍今天买的东西,“我看看,做衣服的布料和棉花买了,肉和菜也买了,还有盐、酱油,哎呀!我怎么把果子给忘了!”
唐氏所说的果子就是花生、瓜子之类的,每当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总会备些以便待客,这可是年货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于是一家五口又找到干货铺子,在周友平和唐氏选东西的空当,周筝儿看了看铺子里的货物,暗暗咂舌。
她就奇怪怎么腊八粥里没有莲子红枣之类的也就算了,怎么连花生也没有。原来这花生可不比前世,真真算是高档食品了,一斤就得三十文,比猪肉还贵啊有没有?
虽然着东西昂贵得很,唐氏还是咬牙把花生和葵花籽各买了两斤,算是难得地奢侈了一次。
抱着香喷喷的炒花生,周筝儿很兴奋,可想着它昂贵的价钱,还是小小地心疼了一番。他们一家子都这样带着一大堆东西,痛并快乐着地满载而归了。
回到家,唐氏把花生瓜子分成两份,一份让周友平送到老屋那边。周筝儿盯着她爹的背影,千万个不舍。
“快别瞧了!”唐氏见状好笑地拍她头,又从袋子里抓出一小把花生分给姐妹几个,“喏,拿去吃吧!”
周玉儿高兴地拿着花生找小灰分享去了,周苹儿珍惜地装进兜里,周筝儿没心没肺地剥开就吃。嗯,虽然比不上什么五香味啊,蒜泥味啊之类的,清炒的花生味儿还是很不错的。
她吃得欢畅,十来颗花生很快就下肚了,“娘,我还想吃花生。”
唐氏和周苹儿正在灶间处理买回来的猪肉,用盐把肉细细地摸上一遍,然后拿准备好的绳子拴起来,晾在屋子里以备熏烤。
听到小女儿的话,她停下手里的伙计笑道:“等娘把肉码好盐再给你拿去。”
周苹儿愁眉:“娘,你就别宠着她了,她这么馋嘴可怎么好。”话虽这么说,却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刚刚分得的几粒花生递给周筝儿,“喏,这些拿去,剩下的干果子得留着过年的时候待客呢。”
周筝儿怎么好意思和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抢吃的,弱弱地拒绝了,心虚地往外跑,“大姐,这花生还是你吃吧,我不想吃了。”
看着她迅速离开的小背影,唐氏笑着对大女儿道:“你别总说筝儿嘴馋,瞧把她给臊的。”
周苹儿低头,“我知道了。”
跑出灶间的周筝儿一路在心里鄙视自己,回味着脆香的花生。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