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式的潇洒漂亮,二人过手,动作幅度不大,没有绚丽夺目的飞腾跳跃动作,而是脚步稳健,出手敏捷干脆。但真实有力的东西,自有其天然的震撼力,没有花哨夸张的动作,二人行动之间所带起的劲道,在练功厅之中竟引起一阵阵呼呼的风声,初次听见这声音,竟然有点胆战心惊,仿佛置身于久远时空之外的沙场,千军万马胜败一念之间均悬于这拳加之间!
课罢,范文珺姐弟和谭元忻三人告辞师父,春来在三人身后轻轻掩上了安顺堂的大门。范文珺和范亦涵顺着来时方向,往仁风里方向步行而去,范文珺正待要问谭元忻家是否也住在附近,只见一辆黑色的奥斯汀小qi chē不知道从哪个巷子里开出来,停在了谭元忻的身边,一个中年司机从车中下来,打开了后面的车门,冲谭元忻微微一欠身。谭元忻皱了一下眉,有点不高兴地对司机说:“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自己会搭电车回家,不用来接我。”车里司机陪着笑说到:“太太让我一定要来接少爷。少爷还是坐上车来吧,不然我回去不好交代,又得吃排场。”听司机这么说,谭元忻只好上车,不过正待抬脚,他停来,对着范文珺和范亦涵的方向问了一句:“要不要顺路稍你们回家?”,范文珺连忙摇摇手,朗声到:“不用,我们就住附近,走几步就到了,再见啦。”二人连跳带跑地往仁风里的方向奔去,谭元忻目送二人背影片刻,也探身上了qi chē而去。
公共租界虹口地区荆州路上的一幢花园洋房里,谭太太正独自一人坐在客厅里,一边默念着佛经,一边数着手中的念珠,静静地等着自己的独生子谭元忻。谭家是旗人,本姓他他拉氏,民国以后,很多旗人都改了汉姓,他们也随大流改为谭姓。谭家世代为宦,谭家老太爷在前清做过不小的官,留下丰厚的身家,除了老家乡下的田产c庄园,在北京c天津c上海c青岛等各地均有好几处房产。谭家老爷谭延筠在谭家排行第二,谭家老太爷和老太太过世后,谭延筠靠着分家所得的房产c田地c古董古籍,躲在上海做寓公,荆州路的这幢花园洋房就是自家的产业。按说,靠着丰厚的遗产,日子本应过得悠闲无虞,尤其是数十年间上海租界人口c经济异常繁荣,俨然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房产价值飞升,谭家的几处房产价值翻了好几翻。无奈谭延筠向来是公子哥儿的习性,花钱大手大脚,家中老人离世后,没了拘束,花起钱来更是没有节制,家中银钱只有出没有进,谭太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妇道人家,又有什么办法?只好尽量在日常开支中节省,搞得家中的佣人c司机都在背地里抱怨她抠门,可这又能节省几个钱?前不久谭延筠在民国政府外交部谋得一官职,也不顾得讲前清遗少的面子,兴兴头头地到南京赴任去了,谭家一众亲戚都羡慕得不得了,以为谭家老二这下发达了,只有谭太太心里有苦说不出。谭延筠在南京另外维持一个家的开销,半公开地养着一个姨太太,还有各种花天酒地的交际应酬,挣的那点钱哪里够花!还要上海家里拿钱倒贴,谭太太在上海的家用省之又省,但再省也得维持谭家基本的体面呀。饶是这样,还有亲戚背地里说她装穷,好像生怕别人跟她借钱似的。
还好,唯一能让谭太太看到希望的是十七岁的儿子谭元忻,谭元忻聪明c懂事c上进,亲戚们都纷纷夸赞他很像他的祖父谭家老太爷,一点也不像他老子。谭元忻在上海的教会学校上高中,成绩一直很好,明年就该考大学了。只是谭元忻打小身体就不太好,这点一直让谭太太放心不下,头两年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安顺堂的袁正伦大夫,请袁大夫下方子调养身体,几次见面之后,袁正伦很喜欢这个聪明懂礼的孩子,便让他跟着自己习武。果然,自打练武以来,身体好了很多,每年冬天必犯的咳嗽c气喘等毛病再也没有了,谭太太本来不太情愿让自己的儿子练武,觉得多少有点不入流,怕有失谭家书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