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杰看向纳兰红药指的“从未见过”的花,他心神波动巨大。
“这是……曼陀罗华?!”
“曼陀罗花?传说中生长在地狱的花?”纳兰红药听到这个名字,也是惊疑。
“不是,它们不是一种生物。”简杰道。
很多人都有所误解,其实,曼陀罗华不等于曼珠沙华,说起“曼珠沙华”很多人不了解,它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红色彼岸花,生长在黄泉畔的红色彼岸花!
同时,曼陀罗华也不等于曼陀罗花,前者是石蒜科,后者是茄科,它们完全是两种生物。
曼陀罗华常记载于佛教典籍,学名白花石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就像此刻简杰与纳兰红药眼前的这片花,它们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呈狭条形,为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
花呈伞形花序顶生,花有五至七朵,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故又叫龙爪花。
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石蒜又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
曼珠沙华和曼陀罗华不一样,但是名字上容易弄错,就像纳兰红药,她就认为曼珠沙华和曼陀罗华都是红色彼岸花。
曼珠沙华确实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具有魔力,能唤醒生前的记忆。
三途河在华夏称之为忘川,相传人死后要到鬼门关报道。过了鬼门关,便上了一条叫“黄泉路”的路。
在华夏,传说人死后,会有阴间的捕快——黑白无常来捉拿人的魂魄,带到阴曹地府去接受阴间大法官——阎罗王的审判,以决定这些人是升天做神仙,还是再次投胎做人,或者是打入十八层地狱去受苦。
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黄泉路一是对这些关和路的总称,另一种是专指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黄泉路”的路。
黄泉路上盛开着大片大片的红色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和色彩。
在黄泉路和地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密布,腥风扑面。走过忘川,就会忘记尘世中的一切。
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在摆摊子。地府应该是没有城管的,所以老妇可以安心的摆摊卖汤。
而这里同时还有一块“电影屏幕”——三生石,石头上记载了人的前世今生。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开始,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
而在看到三生石时,会看到往世的记忆,当然,这也是最后的记忆,只因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喝下忘记前尘往事的孟婆汤。
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在这一世终将无法实现,只徒留一声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谁能奈何?
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前尘往事,喝碗忘川水煮。今生有缘无分,又何必强求?
孟婆汤是用忘川水熬成,也叫忘情水,喝下去就会忘记今生今生。一生的爱恨情仇,一世的浮沉得失都会随着这碗孟婆汤忘记的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等下一世再来到这里时,又会如看电影一般看着自己的前世,又徒留一声叹息。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为了来生能再见到今生的最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