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平的儿子很快好了起来,20天后出院。他将儿子的外婆接来照顾,自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刘平原对儿子的再生之恩,没齿难忘。他因儿子而耽搁了“京大才子卖肉”的新闻报道,刘平原一点也没有怪罪,也令他动容。他没有理由不加倍努力工作。每当想到此,他的眼睛便有些发潮。
一天,总编室ti g一ng了一位老年读者报料:说是他昨日遇到一桩奇事。他前天深夜在家里突然心脏病犯了。连伸手打开床头柜拿药的力气也没有了。这时,门门锁忽然开了,进来了一个青年。这人看他这样,不但没有乘人之危忙于偷抢东西,而且,给他拿了药,还把他送到了医院里,代交了抢救医药费,并通知了他侄女来照顾他,这才悄悄地走了。没有他自己早完蛋了。
老人是清水市莲花社区人,叫雷一凡,现住市立医院急诊科。
袁平平觉得这个题材很特别,说不定能搞一个很特殊的报道。在真实无害的前提下,新闻越离奇越能吸引读者眼球。他立即赶往市立医院急诊科,顺利地找到了患病住院的老人。老人给他详细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故事很是生动。袁平平心中自是欢喜。现在有个难题,就是救人的人没有留下地址什么的。如果找不到这个青年,报道就会逊色。问留下diàn huà什么的吗?老人说也没有。他当时病得很重,哪能想到这些。不过,那个青年给老人的侄女打过diàn huà。正好,老人的侄女正在照顾老人。她打开sh一u ji,很快便调出了青年的diàn huà号码。
他一个diàn huà拨过去,却是盲音。对方关机了。再拨,还是盲音。他只得交待老人和他侄女,如果青年来diàn huà,请马上拨diàn huà告诉他。他想扮做前来看望老人的在双江市工作的侄儿,以此名义与青年联系,希望得到老人的许可。老人一一答应了。
过后他又多次拨打青年的diàn huà,始终是盲音。袁平平在心里琢磨:青年出来干那样的事,有可能是找不到好的谋生手段,被迫而已。如果能帮助他找一份适当的工作,小而言之,可以挽救一个人,大而言之,则为社会消除了一个不安定因素。同时,也会使将有可能面临的报道更顺利一些。人心都是肉做的,你敬人家一尺,说不定人家会敬你一丈!他于是拿起diàn huà,跟他前不久曾采访报道过的一位有名的企业家李敬一打diàn huà。李敬一是敬一集团的董事长。
袁平平说:“李董事长吗?我是上次采写过你的清江日报的袁平平呀。”
李敬一说:“哦,袁记者呀,有什么事吗?”
袁平平说:“李董事长呀,没事我哪敢打扰你啊!”
李敬一说:“什么事,你讲吧。”
袁平平说:“我想介绍一个人到你手下谋口饭吃,不知你能不能给个面子?”
李敬一问:“哦,是你的什么人呀?”
袁平平说:“是我老婆的侄子。”
李敬一问:“有什么特长没有?”
袁平平说:“没有。”
李敬一问:“有én pg没有?”
袁平平说:“也没有。”
李敬一说:“没有也没有关系,。”
袁平平说:“他过去做过些错事,你们能不计较吗?”
李敬一说:“既然是你的亲人,没关系的。改了就是好的。”
袁平平说:“谢谢李董事长了。你大概打算安排什么工作?”
李敬一说:“我想让他做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