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十九年凭借着财势,被推选为中国街的商会会长。有了权,就开始张罗事,以保护商民防胡子为名,集资修建城壕。到处张贴布告称:“为保护商民利益不受土匪强抢,本商会特拟承建护城城墙,望各商民出资若干。……

    中国街有一家开小杂货铺的,东家姓邸,大号叫邸兴龙。因奉票贬值,受到影响,不得不关门大吉。邸兴龙有两儿子,两女儿,因小铺关门,不得不给人打工。大儿子进了义和顺当了伙计。小儿子在中国街的一家铺子吃了劳金。大女儿待字闺中,小女儿还在上学,就是梨树县第十五小学校,也就是马龙潭捐建的,后号召红万字会再捐,扩大校舍的那个学校。

    由于翟书田把持的商会布告筹资,邸家以为铺子关门了,就不该再交此钱,就没到商会交钱。那知道,翟书田一查,有家姓邸的没交,立马让尤继侠带人去要钱。尤继侠就象个打手一样,逼迫邸兴龙必须交钱,否则要收地收房,邸兴龙无奈,只好借了高利贷把这笔钱交上。

    翟书田用高压手段,强迫中国街交不起钱的商民交上钱后,只出了一部分钱用于修城墙,大部分钱落入自己的腰包。当时,中国街是梨树县辖下的一个市场,虽然四平街新市场为二区驻地,所谓区实际是警察治安所,1929年奉令改警甲所为公安局,同时梨树县划分的九个区的区长改称分局长。因市场没有具体行政机构管理,商会代行一些行政权力。使得翟书田能够大权独揽。商民们没办法,只好解解嘴恨,给他编了个极其形象的顺口溜:“没缝还想下蛆,假公正好张嘴,老丈人给拉套,干儿子代跑腿,手眼又可通天,谁能告倒小鬼?”

    中国街原是一面城,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初叫扶余城,与沉入二龙湖底下的克南苏地遥相对望,薛仁贵征东时,一面城有三万余人,城破后就落败了,人不知所踪。历史的更替这里成了蒙古达尔罕王的封地,后来有人来此垦荒,稀稀拉拉成了有几户人家的小屯子。依稀可见当年的城墙,残垣破壁,仿佛透视出过去的繁荣。翟书田力主修的城墙,已不是原来城墙的位置,除西面外,其它三面都向外扩建了城墙,设有四个门:大、小东门、小南门和小北门。很奇怪的是,在西面大濠沟那没建城墙。当时,强抢的流氓,杀人的强盗,都要逃到大濠沟西岸躲避,那里一片荒芜。只有日本满铁独立守备队虎视眈眈监视着一面城的动静。因此,经常出现“勒死狗”的拦道坏人,把人的身上的财物抢走,就往那跑,一跃过大濠沟,梨树二区中国警察只能望沟兴叹了。别看犯罪的人往那跑不管,警察进入可不行,只要迈入一步,子弹就会象长眼睛一样打过来。这个大濠沟就象“阴阳河”一样,来往两重天。没有城墙,并不能阻止犯罪的人往那跑。当时的人们谁也没有意识到是翟书田留下的伏笔。九一八事变时,日本鬼子,满铁独立守备队很顺利地越过大濠沟,侵占了中国街。

    尤继侠一直跟着翟书田,希望能占点便宜。可翟书田用自己的人管理,修城墙监工是老丈人,没有让尤继侠掺和。这让尤继侠非常不满意,于是,开始挑毛病。他算计修城墙进料与支出,觉得翟书田贪的太多了,他连点油腥都沾着,于是,向梨树县告状。可因财小势孤,连告两次都没能整倒翟书田。主要还是因为:事出有因,查无据实。

    翟书田人称翟小鬼,为什么这么叫呢,就是贪钱让人找不到痕迹。早在平岗当商会会长时就贪占过。再早点,那还是光绪二十八年,因帝俄修铁路,在十家堡南桂子山擅自开山采石,附近村屯的村民前往阻止,帝俄出动护路军打伤不少人,翟书田作为代表,到奉天省打官司,跟俄人交涉,索得赔款尽入囊中,外人连数字都不知道。这么鬼的一个人,尤继侠想占便宜,岂不是做梦?

    郑敏之听说郑庆义回家,是因为在大连取引所买了大量的大豆,价格下跌亏空了。他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