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顺门前哭谏的官员都是文化人,因此他们连哭嚎也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他们能够把哭给哭出节奏,把喊给喊出韵律来。再听那哭谏的声音,已经成了如此这般的旋律:咚咚,“哎呀呀!”咚咚,“太祖啊!”
咚咚c咚咚c咚咚咚“大明的礼法要崩啦!”
咚咚,“哎呀呀!”咚咚,“孝宗啊!”
咚咚c咚咚c咚咚咚“臣要追先帝于地下!”
咚咚,“哎呀呀!”咚咚,“太宗呀!”
咚咚c咚咚c咚咚咚“太庙统序要乱啦!”
咚咚,“哎呀呀!”咚咚“先帝啊!”
咚咚c咚咚c咚咚咚“众位先帝显灵吧!”
当时正是七月天气,官员们从早朝下来一直闹到了中午。那些没有能够挤左顺门台阶擂门哭谏的官员,此时说是跪着,其实早已在地成了坐态。他们手撑着地,跟着大家一齐吟诉,一齐喊叫。这些官员都是头戴乌纱c身穿朝服。那朝服不但做工精细,里面还有内衬。里三层外三层的,可比得一件夹袄。火辣辣的大太阳曝晒着他们,官员们的脸说不清楚那是泪水还是汗水。总之,那一颗一颗的水珠子在不住地往下滴。有些不太细心的官员,用手抪拉脸的水珠时,顺便还把手撑粘起来的灰土抹在了脸。再看这些人呀,他们顿时还流露出一点大宋包拯的风度。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些官员为何要擂打左顺门哭谏呢?此时嘉靖皇帝不是正呆在文华殿吗,他们应该去那里当面对着嘉靖皇帝哭闹才是呀?官员们又不是傻瓜,当然是有别的原因了。
这是因为,官员们当时并不知道嘉靖在文华殿呢。跪谏的官员们都是从奉天门下朝而来。当时的礼制是,臣子们下朝要从左顺门走出,径直去东华门走出紫禁城。他们从左顺门出来的时候,明明明知道嘉靖皇帝就在里面。这左顺门被宫廷侍卫从里面给插了,他们当然要擂打左顺门吵闹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散朝后是由左顺门北边,很远处的一座门左翼门走了出去,直接到了文华殿,朝议的大臣们对此当然是不知道的。这左翼门是奉天殿广场的西门,奉天殿广场也就是现在北京故宫太和殿前面的那处大院子。太和殿当时叫奉天殿,说起这座大殿来它也可谓是命运多舛呀,它已经更改过好几次名字了。
太和殿是当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的时候建造的,它于永乐十八年落成,命名为“奉天殿”。永乐十九年正月,正式开始使用奉天殿开朝会。结果使用了还不到一百天,“咔嚓”一个响雷,就把这座无以伦比的大宫殿给烧着了。
奉天殿修建在八米多高的台阶之,它自身高三十米有余,与下面的台阶合在一起那就是四十来米的高度。当时又没有水泵c更没有消防车,救火就依靠人们端着水盆水桶往泼。与其说大家是在忙着救火,倒不如说就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这座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化成了一堆废墟。
这次雷击可不单单奉天殿遭了殃,它的大火还引燃了它背后的华盖殿和谨身殿。华盖殿就是现在的中和殿,谨身殿就是现在的保和殿。永乐皇帝修建北京城,已经是让全国百姓揭皮剐肉了。这刚使用了没几天就化成了一缕青烟,哪里还有财力把三大殿给重新修建起来呀?
永乐皇帝毕生没有重修三大殿,一直到了他儿子洪熙皇帝c孙子宣德皇帝,都没有重修这三大殿。我们可以想象,紫禁城中心位置的那一堆灰烬,竟然跨越了四朝皇帝。重修这三大殿的是永乐皇帝的曾孙子,也就是被瓦剌人掳走的那个明英宗朱祁镇。当然,这三大殿是在他被掳走之前修建起来的。
到了嘉靖年间,也就是我们这部书中常提到的这个皇帝的时代,紫禁城又着了大火。当然,官员们哭闹左顺门的时候,皇宫还没有着火呢。那是嘉靖后期发生的事情。这一次又是三大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