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孩子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在一些大人的指点下,房子很快建设好了,一百多间房子看上去煞是壮观,整整齐齐的房屋外边是一道篱笆墙。房子分为两边,中间是hu一 d一ng的场地,以后这些孩子都将在这里生活了。
房间时没八个孩子一间,房间的空间很大,设施也还算齐全,在孩子们看来,这就是天堂了。每顿的伙食也规定了标准——不过饭菜都由孩子群里的女孩来做,李浩然ti g一ng食材。
半军事化管理,每个房间里的孩子就是一个班外加两个女孩,五班为一组,五组为一队,除了队长是由李肖笛及虎平川担任,其余的班组长都是由孩子们自己选出来。
原来的姓名必须舍弃,按照百家姓的顺序,李浩然给每班的孩子取了新的姓,千余人,正好一百多个班,每班一姓。
每班的成员尽量拉开年龄差距,班组长都是由年龄较大的孩子担任。这群孩子们被李浩然命名为“明日之星”童子团,当然只是内部的。
整顿旬日,学馆的学识较好的学生们开始分批给这些孩子们上课了,尽管没有报酬,这些学生还是异常热情,有时候好为人师并不是一件太坏的事情。
在识字的过程中,每个孩子还要学习其他的东西——就如同李浩然的义子们一样,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就形成了一个模式,李浩然教授自己的义子们各方面的知识,这些义子们教授宏风学馆的学生以及童子团;学馆里的先生教授学馆学生和李浩然的义子国学——反正李浩然是这么称呼的,再由这些学生教授童子团,除了童子团的的孩子,大家似乎都是老师了。
不过为了更好的控制,李浩然经常会到童子团的营地和学馆客串一下,讲的东西也更为生动和有深度——至少李浩然的自我感觉是这样的。
其实童子团的孩子对李浩然可谓死心塌地,毕竟都已经有了思考的能力,也明白是谁给自己好的生活条件,摆脱了生存危机,并且还教授自己这么多的知识,至于该姓,得了吧,很多人都流浪了多年,或是被人卖来卖去,早就忘记了自己的父母,有一个新的姓氏,就是新的开始,不是吗?
同时李浩然也知道自己手头的钱只花不挣是不行的,因此他打算搞一些来钱的买卖。
首先粮店是应该搞起来的,乐观估计,今年宏风的粮食肯定是大丰收,他可是用了很厉害的肥料,到时候缴纳役赋,均是银子,这就得把收获的粮食变卖一部分,而且全县的官田占了大多数,到时候还得向县衙缴纳一部分粮食,官仓有限,也得变卖粮食,这粮店就很有必要了,反正不要便宜外人不是。
另外还可以在粮店xiā一 sh一u简易的农用器械,其中有一种手动脱粒机,李浩然觉得是时候拿出来了,这个器械比较简单,就是做两个铁制或者坚木制的圆圈,用数根方木条连接起来,上面钉上v型铁条,中间穿一根轴,其中一端伸出圆圈外,接一个z型手把,就行了,用手一摇,把麦子放到上边,就能脱粒了(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用的还是这种手动脱粒机,比较简易,十八世纪末被发明使用,似乎应该没记错)。
另外就是百货商店,这会儿的店铺商品应该还比较单一,只要用作得当,还是很有潜力的,当然得有主打产品。
李浩然在脑子里搜索了半天,还是没想到上面门路,毕竟自己前世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在现在没有条件支持,显然无法搞出上面成熟的产品。
直到李浩然看到后院的老妈子在洗衣服,才一拍大腿:对啊,这肥皂不就是现成的主打产品么?
回忆了半天,李浩然终于想起了高中化学学的皂化反应一系列的知识,还有当时做实验的一些步骤,尽管那时实验条件下做的,但是有了理论支持,应该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