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邵家圩。

    村民们脸色都不好看,多的都是担忧,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道:“邵老大,不行就逃吧,反正这些个银子你们在哪儿都够撑几个日子,去吴中、松江,做个机工也比这儿要强!总不能让娇娘就这么在那老狗手上毁了!”

    邵老大听了之后为难的摇了摇头,其余村民们急了,他们道:“莫不是真要毁了娇娘?你也知道他们房家那心眼儿,说不得晚上便寻人来报复了,趁着还有时刻,跑了便是!”

    那个叫娇娘的女子也在嘤嘤的哭泣,眼中满是祈求的看着自己的老爹。

    那邵老大摆了摆手,叹口气道:“我何尝不想离去,说实话,这点儿地,平日里就吃紧的很,早也不想种了,可好歹它也算是个生计,能维持讲究的活着,若是我这一走,牵连了尔等如何是好?你们也不是不晓得那老王八家,若是寻了下来,你们当如何交代呀!”

    “嘿,原来您在担心这个呀?”其中一个稍微活泼点的小子大大咧咧的笑道:“若是那王八寻了下来,我们都称着不晓得不就好了么?”

    “对对,憨儿说的是!”其余的村民都纷纷的点头。

    “这……那罢了!”邵老大犹豫了许久,他看着这群质朴的村民,当下便跪了下去,他道:“谢谢诸位了,我邵四这辈子最大的收获,便是和尔等做了邻里乡亲,往后便没了照应,希望你们好好的!”

    说着说着,那邵老大便哭了起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儿哭的像孩子一般。

    邵老大家的东西很少,回去随便收拾了点破衣服,便离开了,走的时候他回头看了看身后这片肥沃的土地,潮红的夕阳下映着那一群质朴的笑脸。

    ………………

    打定主意的陈瑀,回到家中便让家里一小厮拿了一锭送了出去。明代的白银以锭为主,就是俗称的元宝,大元宝是五十两一锭,普通小元宝是五两一锭。

    依照弘治十七年的物价来换算,一两白银大概能置换一石左右的粮食,也就是60公斤左右。若是邵老大父女两省着一点,这锭银子够他两吃一年了。

    这就是他力所能及的事,在某种位置上,就做某种事,虽然陈瑀这样解决不了大的问题,但是他相信,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那刘公见陈瑀的举动之后,抱拳对陈瑀道:“若是天下人都能像陈公子这般,不知会少了多少无奈和怨恨!”

    说起怨恨,刘公的眼中划过一抹凌厉,他本姓谈,六岁那年,陕中饥荒,县官富绅明明有多余的粮食,却一点点不肯施舍,被迫无奈,他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民间自宫”。

    这是一个及其需要勇气的事,也是被逼到极点之后才会行的下三滥法子,明中后期有法令,不允许民间私自阉割。

    这条法令的立意绝不是一个笑话,从某种意义上能看出,民间私下阉割之风气盛。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但凡有那么一点活路谁愿意干这种断子绝孙的事儿?当然这是针对大多数人而言。

    因为就算你有勇气下了那一刀,你去了北京,人家太监群体还不一定会看上你!哦,准确的说应该是宦官。因为能做上太监这个位置,那说明你已经有小成了。

    明代宦官级别很多,最低级的应该是典簿、长随、奉御,高一点档次的,可能被升迁为监丞,再厉害点的监丞上升为少监,最猛的那是少监的顶头上司,也就是闻名遐迩的太监。

    刘公是个狠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刀了,但是他又是一个运气十分好的人,因为他被看中了,看中他的太监姓刘,之后他便改了刘姓。

    刘公没有文化,虽进宫进了学,但是文化还是不高,不过不要紧,他为人八面玲珑,很是会做人,不然也不会被刘太监看中!

    弘治年间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