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蜀边境近来不大太平。
起初,大家伙儿只是少了鸡鸭、丢了牛羊,可到后来,连活生生的人都开始不见踪影,这让一忍再忍的他们终是忍无可忍。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定是那些恬不知耻的东赞人搞的鬼!
怒极之下,南蜀国的百姓们废话不说,直接就抡起锄头和铁锤,与一丘之隔的异国人打作一团。偏偏这边关地区鲜人问津,官差们对于“乱民滋事”多是睁只眼、闭只眼,唯有在差点出了人命的时候,才会把闹事者抓起来教训一顿。然而,他们即便要抓,也只能抓本国的人,又不好随随便便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盘。
长此以往,南蜀的百姓们自是怨声载道:你们这群家伙,嘴里吃的是咱老百姓上缴的粮食,手上花的是咱老百姓辛辛苦苦挣来的银子,到头来,咱老百姓出了事,你却半点儿不顶用,还胳膊肘朝外拐,这算个劳什子的官爷?!尤其是这一回,别人都骑到咱们头上来了,你们却照旧无所作为,这种只会吃饷银不会保平安的官兵,要来作甚?!
群众们愤怒了!整日游手好闲的官差们见势不妙,索性大手一挥,任其自生自灭。
罢了罢了,你们爱咋地咋地吧,别给上头添麻烦就成。
可惜,两国边关的民风向来彪悍,加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次的事件是当真叫人不堪忍受,是以,在愈演愈烈的怒火浇灌下,普通的斗殴不久便顺理成章地升级成为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诚然,蜀、赞两国的一国之君虽未出兵,却有边关的民众自发抱团,短兵相接,还一下死了一百多个人——这跟打了场小仗有何分别?
这一下,在边疆当官的那些个小吏都急了,不敢再瞒,也不敢再拖,这就屁滚尿流地将此事上报于朝廷。两国的皇帝原本还一个缠绵病榻、一个纸醉金迷,惊闻此讯,前者急得忙不迭将自个儿故意外放的太子招了回来,后者惊得一不留神从嫔妃的怀里滚到了冰凉的地上。
东赞的皇帝半辈子庸庸碌碌,所求之事,无非是美人相伴、歌舞升平,好在他虽懦弱无能,但到底还是个讲道理的人,听说此番闹剧是他们家的子民先行挑起的,心知那群刁民本性的赞帝也是一阵心虚。
是啊,那群野蛮人想挑事,想通过发动战争来掠夺他国的土地,但是,他不乐意啊!万一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被人占了便宜,乃至攻进皇城来,威胁到他和美人们的安危,那可如何是好?
不惑之年的东赞帝是一个喜欢安静的美男子,他二话不说,这便遣退了身边的几个嫔妃,而后紧急召来了他的心腹大臣们,命他们迅速寻出对策,解决这桩可大可小的破事儿。
被他传召的朝中官员既为“心腹”,自然是早将顶头上司的心思摸了个透——皇上要“以和为贵”,那简单,咱们东赞国多的是美人儿,找两个有着沉鱼落雁之貌的女子,给南蜀的皇帝送去,再让使臣说上几句好话,想来那同样不喜战事的蜀帝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孰料,一臣子话音刚落,摸着胡子微笑的赞帝就面色一改:不对啊,南边的那个,听说已经病得连爬都爬不起来了,你给他送俩美人,这是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刺激他吗?
群臣想想,也对,这看得见、吃不着,可不打击人吗?
心腹们赶忙又顺着这条思路往下想:有了!咱东赞国啥都缺,就是不缺公主。皇上您雨露均沾,恩泽无量,早就令各位娘娘为我皇室诞下二十多位皇子、皇女,不如咱们就趁此良机,化干戈为玉帛,变祸事为喜事,将一位姿容得体的公主送去南蜀和亲,修两国永世之好。
皇帝思忖了一会儿,心道这个法子倒是可行。反正人不是送给那老皇帝的,随便他是指给他的儿子还是哪个近臣,只要结了姻亲,那南蜀和他们东赞就是哥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