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昆仑山中某座山峰的中腰。此处虽在半山,但恰好有一大片平坦,四面都有冰雪山峰围绕,既能折射阳光,使得此处光彩明亮,又将此处隐蔽起来,不为世人所知,正是明教总坛光明顶所在。平地的尽头,一座大殿依山而建,其外形巍峨雄武,古朴厚重,使人生出鬼斧神工的感叹:不知在这绝险之地,是如何运来大块石料,建成此殿。待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大殿的主体本就是山峰中自然形成的一块凹陷,妙手匠人从山谷中伐来巨木,巧加修饰,便化作磅礴石殿。

    殿中某处厅堂,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生得唇红齿白星目剑眉,正神态懒散地斜倚在一把交椅的扶手上,一边听着下方人员的汇报,一边偷偷用手遮着嘴巴打呵欠。少年的下手处是一把小一号的交椅,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女子端坐其中。她的容貌秀美,五官与上方的少年颇有相似,不过两者精神气度截然相反。少女眉宇间透出一股干练,此时正凝神倾听。这一对少年的后方,两位老者垂首而立,一人面无表情,一人看着前方两名少年的表现,悄悄叹了口气。

    大堂左右两边,各坐着五人,左边五人一儒一僧一尼二道,右边五人着武者衣袍,青黄赤白黑各着一色,其中身穿黄衣的正是前两天与丁渔交手的矮胖子。

    只听下方那人汇报道:“教主,山南的教众看得分明,那常浩小秃驴居然又进了山,不过没有沿着山路走,而是背着一个大包袱硬生生爬上了一面十几丈高的山壁。那名教众轻功虽然不错,但也爬不上去,所以就跟丢了。接下来是否发动人马搜拿那秃驴,还请教主示下。”

    上方那少年偷偷打了几个呵欠后眼角噙泪,正用手指头擦拭,一时间没听到那人的请示,直到左后方的老者轻咳一声,他才整个人一激灵,道:“恩,知道了,你退下吧!”

    底下那人没得到指令,还想再问:“教主,那和尚……”

    上方右面的老者打断他道:“教主已有打算,你先行退下吧。”

    那人这才答应一声,鞠躬行礼后退出了厅堂。

    这时穿黄衣的矮胖子站起身来,大声道:“教主,让我厚土旗去吧!此番我定能将其拿下!”

    不料上方的少年懒洋洋地道:“一个小和尚而已,管他作甚。他在西域叛门逃窜,自顾不暇,多半是在昆仑山中躲避追兵而已,由他去吧。”

    他下首处的少女开口道:“弟弟,不是这等说。那常浩说得出‘光明顶’三字,想必对我们所知不少。我们在此山中避世多年,一般江湖人士早已将我们遗忘,他若非是仇家后代,就必是有所图谋。加上他武功又高,连傅旗使一时不察都被他所伤,若是置之不理,恐怕为祸不浅。”原来那矮胖子姓傅,乃是五行旗中厚土旗正旗使,丁渔一直以来都误以为是“副旗使”。

    右边的老者开口赞同:“小姐所虑不差,无论如何还是要将其拿下,审问一番才能放心。”

    少年无奈地一摊手,道:“就算你们说的对,昆仑山这么大,哪里藏不下一个和尚?再说连傅旗使都被他打伤,我教中高手,能稳胜傅旗使的,不过就是姐姐、二老和本教主罢了,你们说谁出手合适?”

    堂中众人忍不住翻起一堆白眼,你姐姐和逍遥二老也就罢了,你居然也好意思自称“武功稳胜傅旗使”?

    说起如今明教的实力,其实远没有丁渔想象中那么厉害。之前已经说过,数十年前钟相造反被伏杀后,当时的明教高手也被捕杀大半,剩下的人中有部分对钟相的行为心灰意冷,退隐他方,最后只有少数死忠教众逃到了昆仑山,重立明教。但一个大势力并不是说建立就能建立的,昆仑山附近人烟稀少,无法招收到大量教众;明教多年积累的财富又没带出来多少;江湖上的人脉威望又因为钟相的举动而跌到低谷;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哪怕是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