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大败,扶余复国。慕容廆自此被打服,俯首帖耳以晋臣自居,不敢再作恶。
几十年后中原大乱,辽东并非净土,鲜卑素连c木津等小部落作乱不断,州郡不能制。慕容廆发兵灭之,使东北免于涂炭,还东北以太平。
当时中原人逃难的去处有三个,除了江东和西北的凉州,就是辽东了。当初老家在青州的刘胤,就打算避难辽东。慕容廆积极收容难民,对落难而来的士子更是优厚,因此前来投奔的人很多,不料却遭到了东夷校尉c平州刺史崔毖的嫉恨。
崔毖出身于清河崔氏,一直以中原名士自居,屯驻于辽东郡襄平城。中原大乱以来,满心盼着落难的士子们前来投奔,结果人们都去了慕容廆那里,没人理他。崔毖心中恼怒,于是挑拨宇文部c段部和高句丽,让三部一起进攻慕容廆,想要将慕容廆的地盘一举瓜分掉。
眼看三路大军攻来,慕容廆只好退守老巢棘城。在裴嶷的建议下,用一招离间计,使段部和高句丽起了疑心,退兵观望。眼看两部已退,宇文部主将悉独官却并不知趣,仗着自己人多势众,想独吞了慕容部,继续围城进攻。
宇文部人数虽多,但分属不同的小部族,编制十分混乱,典型的乌合之众。慕容廆亲帅大军吸引其注意力,然后派儿子慕容翰领偏军包抄,一举烧掉了宇文部的大营。见后路起火,宇文部大乱,又遭到前后夹击,最终惨败而归。崔毖逃往高句丽保命,慕容廆一战成名,尽占辽东之地。
裴嶷此次前来,就是向朝廷汇报此事,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认可慕容廆对辽东的控制。
裴嶷字文冀,原为昌黎太守,慕容廆的棘城就在昌黎境内。后来裴嶷被调入朝中,正遇上幽州大乱,道路阻塞。裴嶷权衡再三,认为慕容廆是个人杰,于是前来投奔,慕容廆大喜,立即委以重任。
当时落难的士子大多有投奔慕容廆的想法,但碍于他夷狄的身份,下不了决心。眼看裴嶷都去了,纷纷卸下顾虑,赶来投奔。由此,慕容廆对裴嶷更加感激,敬若上宾。
在荀崧的引领下,裴嶷来到王宫,进入大殿,司马睿高坐在上,群臣恭立两侧。
君臣见礼后,裴嶷说道,“慕容龙骧将军,身处绝域,不忘国恩,遣臣渡海来朝,忠贞之志,天地可鉴。前些日子平州刺史崔毖,擅离职守,以致州内号令不一,龙骧将军见而忧之,故不得已而摄其政。
如今士庶咸悦,称颂功德,以为安辽东者,非慕容龙骧将军不可。然而将军自以为夷狄,又无圣朝委任,惶恐不已,因此派臣前来,恳请朝廷定夺。”
慕容廆被历任皇帝委任的名号很多,但为表示谦退,他都辞掉了,只接受了龙骧将军的军号。
接着裴嶷拜倒在地,大声说道,“臣代鄙州人士,恳请陛下委任平州于慕容龙骧将军,此乃上顺天意,下应人心之举,还请陛下明察!”
司马睿不动声色,微微犹豫了一下,尚书令刁协站出来说道,“平州刺史崔毖身兼东夷校尉,统领幽平各地东夷诸部,是慕容廆的顶头上司。前些日子慕容廆携大胜宇文部之威,逼崔毖出逃,实为以下犯上之举。朝廷不加责罚已是宽厚,岂能再给他加官进爵?”
裴嶷赶忙辩解道,“大乱之际崔毖不思报国,以一己之私挑动三部,会攻慕容。赖天朝盛威,慕容龙骧将军化险为夷,只派了一个使者,责备崔毖而已。他心中有愧,畏罪潜逃,何来犯上之说?”崔毖不是江东的人,他办的事也确实不光彩,因此江东君臣并不在意。
见裴嶷才思敏捷,司马睿起了心机,询问道,“朕观足下有社稷肱骨之才,奈何投身荒境,身陷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