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七回 迷失自我终为患 乱世改节成忠良



    



    中原地区位于黄淮两河之间,支流众多水系发达。经过华夏儿女几千年的辛苦修整和疏浚,到了晋代已是运河纵横,将两大流域紧紧地连在一起。



    虽然中原河流的水量比江南逊色不少,却依然发挥了巨大的运输作用。纵横的河道编织成一片网络,将帝国的诏令及游子的思念一并送达远方。



    泗水是淮河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泰山郡内的蒙山,向西流经鲁国曲阜。然后蜿蜒南下经过兖豫二州的几个郡国,在彭城边上拐向东南,再经过下邳城,最终在广陵郡治淮阴城边汇入淮河。



    泗水流入淮河的地方名叫泗口,通往江南的运河邗沟也从这里出发,因此这里是连接江南和中原的枢纽,走水路来江南必经此地。当初温峤南下时,从豫州谯国境内上船,却也只能一路东行,在淮阴城边拐入邗沟,再进入江东。



    镇北将军刘隗此刻就镇守在泗口边上的淮阴城,他是司马睿的主心骨,司马睿一直舍不得放他远去,淮阴是二人精挑细选的结果。刘隗是以北伐的借口出镇的,淮阴城是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合情合理;淮阴距建康三百多里,若有急事走水路一日可达,司马睿这才安心。



    出镇以来,刘隗一刻也不得闲,不停的招兵买马。刘隗带到淮阴的兵马有一万多人,来自于从士族豪强手中征集的家奴;他这几年也早有准备,收养了不少死士;来到淮阴后又不断吸收来自北方的难民,几个月内兵马增加了好几千,正在抓紧训练。



    这天刘隗出乎意料地收到了一封来信,竟然是王敦写给他的。王敦最近心里很乱,想要起兵必须得到部下的全力支持,否则根本无法对抗祖逖。可部下的反应却令他心寒,发觉自己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光环。



    惠帝年间,年轻的王敦曾作过太子舍人,是惠帝的儿子司马遹的属官,类似于现在温峤和司马绍的关系。惠帝虽然痴傻无能,他儿子司马遹却十分聪慧,深得武帝司马炎的喜爱。司马炎传位给惠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孙子。



    但司马遹是庶出,备受皇后忌恨,因此武帝过世后便遭打压,最后被诬以不孝而被废,诸王混战从此拉开帷幕。



    那时惠帝暗弱皇后当权,太子被赶出东宫之日,明令禁止属员送行。年轻气盛的王敦却与其他几个同僚,一起冒死到路边送行。



    不久之后皇后倒台,王敦等人不但未被责罚,反而受到朝野赞叹,一时间被视为忠义的化身,深受众人敬仰。那时的王敦不曾想到,现在的自己竟会被天下名士回避至此。



    也许是觉得累了,王敦写了一封书信给刘隗,信上写道:“近来陛下对你十分看重,派你担起北伐重任,我甚是羡慕。如今大贼未灭,中原鼎沸,我愿和你一起为国家效力,还天下以太平。如果能遂我的心愿,则中兴之势必不可挡;如果不能,那天下就再也没有希望了。”



    王敦心高过天,让他认头是不可能的,他写给刘隗的信中虽然流露出和解之意,却也处处透着傲气。特别是最后一句,王敦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表面上写的似乎是要为国效力,但他早有凌上之心,犯上作乱是不是他的心愿?刘隗心中自然倾向于后者,如此看来,王敦信中威胁的意味就很浓厚了。



    看完信后,刘隗十分疑惑,想不明白王敦来信的目的,更不相信王敦有和解的诚意,即便暂时服软,也仍是心腹大患。



    王敦信中并没有太出格的言论,却仍是锋芒毕露,于是刘隗不卑不亢的回信道:“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