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豹出身于陈留蔡氏,也算是名门,在重视门第的两晋时期算拿得出手的;但他一路仕途坎坷,今天的高位,完全是靠着勤恳的劳作积累功绩,一点点爬上来的。蔡豹始终游走在士族圈子的边缘,不为那些游手好闲的名士所重,更得不到他们的赞誉,不要说名满天下,朝堂之上也难有他一席之地。
蔡豹渴望获得名望,那是那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他已年过五旬,因此对这次出征给予了厚望,不料却落败而归。望着镜中的白发,蔡豹意识到,他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了。
徐州境内谣言四起,有人说石虎不日即将攻取徐州;还有人说蔡豹身受重伤,命不久矣。一时人心惶惶,王舒见状忧心忡忡,赶忙来找蔡豹商量对策。
王舒见到蔡豹时,他正在院中抚琴弹曲,手法虽不出众,但也不落下成。
看到王舒过来,蔡豹起身将他迎入屋中,和善的说道,“王监军,你来的正好,我刚写了一封请罪的辞呈,你帮我看看吧!”
王舒拿起桌上的表书,扫了几眼便放下了,对蔡豹问道,“此事先不急,敢问大帅有何打算?”
蔡豹笑着说道,“我已是待罪之身,还能有何打算,等着被押往建康受审罢了。”
王舒说道,“如今大敌当前,群情惶动,能安众心者,唯大帅一人耳!大帅主政徐州多年,值此危难之际,岂能无所作为?愿大帅出面坐镇,守护一方百姓,待到贼退之时,再回朝谢罪也不迟呀!”
王舒的一席话,惊醒了蔡豹,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于是改容向王舒拜谢。蔡豹勉强振作起来,开始部署下邳周边的防御,局势渐渐稳定下来。
之前兰陵郡内不靖,太守苏峻这次没有随蔡豹出征。眼看当前形势危急,苏峻赶紧领兵三千来汇,更增强了众人的信心。
眼看形势向好,王舒却突然接到朝廷诏书,命他押蔡豹来建康受审。王舒一下犯了难,他有心直接宣召,却怕蔡豹不从,毕竟蔡豹在徐州日久,他若是兴兵造反,谁也拦不住,自己也得搭进去。一番思虑之后,王舒决定指挥亲卫夜攻蔡豹宅邸,但大敌压境,蔡豹十分机警,很快发觉了王舒的人马,立刻指挥部属杀了出来。
蔡豹起初不知来袭的是王舒的人马,但王舒的部下和蔡豹的部下彼此并不陌生,很快发现了蹊跷,细问之后才知道,王舒是奉诏抓人。事实证明王舒想的太复杂了,蔡豹看了诏书之后,便不再抵抗,主动束手就擒,跟着王舒去建康受审了。
北伐的失败让司马睿很恼火,命主审蔡豹的官员严查,于是所有能沾上边的罪责都扣到了蔡豹头上:蔡豹先前上书说石勒不足为虑,却败于石勒之手,这是欺君罔上;临敌之时慌乱后撤,这是怯懦;见留宠c路党被灭却不增援,是见死不救。罪名越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甚至说蔡豹拒捕,图谋造反,幸亏王舒出面审理,才免了这一罪名。
但其它的罪名已经足够了,朝堂上无人为蔡豹求情,于是蔡豹被数罪并罚,在建康街市斩首示众,并曝尸三日。蔡豹在徐州为官多年,深得众心,因此噩耗传来,徐州吏民无不激愤,怨声四起。朝廷急忙调郗鉴任徐州刺史,郗鉴推心置腹善加抚慰,才将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郗鉴兖州刺史的头衔此刻空了出来,正好刘遐抵挡石虎有功,被破格提拔,补了兖州刺史的空缺。于是刘遐移防鲁国邹山,为国家防守北方边境。
几个月后,石虎终于攻破了奉高城,生擒了徐龛,尽屠降兵,然后率领大军班师,返回襄国去了。在襄国,石勒将徐龛装入麻袋中,摔成肉泥,令王伏都及其部属的家眷挖肉食之,方解了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