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蘷安奉命守备上党,他一入郡,便即将原守将支屈六调往乐平,并且关照说:“上党地势险要,贼攻不易,我欲分兵堵塞山口,可望久持。唯乐平山势相对平坦,倘若晋寇先取乐平,即开上党北门,是以将守御重任托付于卿。卿曾与裴文约交好,比我等更知其性,或能料敌固守,无失我望。”     支屈六既至乐平,便也分兵守险,巩固防御。其后数日,突然间得报,说寿阳山附近几座新起的堡垒遭到晋军攻击,他便问麾下诸将:“太原方为太石虎蹂躏,百姓饥馁,盗贼纷起,又无长安晋军北援之信,我料裴文约无暇大举攻我。则此番晋人来,专为破我境上堡垒,以挫我守势也,其数必然不多——谁敢往救啊?”     后列一将应声而出,拱手道:“末将本与那裴该有杀兄之恨,奈何久在河北,不能厮杀复仇,今既至乐平而逢其兵,岂有不战之理?恳请将军,令下末将!”     支屈六定睛一瞧,原来是麾下骁将陈剑,字兴国。     陈剑原本是淮阴县内的土豪,与其兄共建坞堡而守,却被裴该所破,并且射杀了其兄——起码他本人是这么说的。陈剑因此携眷逃亡,途遇支屈六,乃为其指路,在蒋集岗大败裴该,直迫淮阴城下打那以后,他就跟着支屈六了,屡建战功,已然升为了六品督护。     然而支屈六望着陈剑,却略略摇头,说:“汝非裴文约之敌也。”     陈剑忙道:“正如将军所言,裴该必不肯亲率大军,来犯我疆界,所来晋卒不多,末将又如何不能取胜?”     支屈六却还是摇头:“来者既然不多,则必为精锐,且由骁将统领。汝虽悍勇,终究所将不过千余,若止将此千军去,恐怕寡不敌众,若增兵于汝又恐汝未曾将过大军。”话说得还算委婉,其实意思很明确:就目前来看,你就是一员冲锋陷阵的骁将,统领一千人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行军至此,诸葛亮建议三人射箭以定宿营之所。刘备朝天射箭,即宿此山上;关羽射至如今的玉泉山,后建关王庙;张飞射得最远,直至十里外的千亩坪村     好搞笑,刘备自得诸葛亮后,何曾到过黄河以北来哪?     且说陈剑方上柳云山,便报晋军来至山下——正是陈安所率半数晋兵,约一千五百骑。     本来攻破寿阳山麓堡垒,得以顺利杀入乐平郡后,北宫纯就打算南下去侵扰受阳城,却被陈安给拦住了。陈安道:“大都督命我等骚扰羯寇,不使其安心布防,却又三令五申,既不许攻城,复不许肆意杀掠百姓”     不许攻城这点,二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终究只有几千骑兵罢了,面对坚壁,很难在短时间内建功,一旦羯赵援军赶到,那就比较危险了。况且精锐骑兵,你让他们去蚁附登城?浪费不浪费啊。     然而裴该还不许他们杀害平民百姓,这点就不易理解裴该说:“乐平之民,多故晋人,彼为国家所弃,不得已而从寇,岂有目之为贼,妄加杀掠之理啊?如石虎于西河、太原所为之事,我若效仿,与彼禽兽何异?卿等但可稍夺其粮,逐之入城,能不杀时,切勿轻易动刀。”     大都督所命,虽然不理解,但也必须要执行,所以陈安就很郁闷,说我们这分明是被束缚住了手脚,哪怕跑受阳城下去打个来回,又有什么意义啊?     他说:“受阳瘠县,民众不过数千,即便摧破,亦于贼无大损,何况还不许攻城不如东向直取上艾。上艾周边多耕地,百姓聚居,即便不肆意杀掠,也可夺其存粮,践踏垄亩,使贼难以积聚。”     北宫纯道:“若早两个月,君言是也。奈何此际秋粮已收,谷多入库,再践踏陇亩还有何意义?”顿了一顿,又道:“不过君言也有道理,上艾以北多平地,利于我军驰骋,可进迫上艾,诱贼来追,即于平原上挫败之。”     于是陈安便直奔上艾而来,途经柳云山,就见山上已有赵军旗帜,不禁叹息道:“势难进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