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晓具体的战斗情况,你只要将一切责任推向索平,我再令纪桓做人证,可保你免除死罪,但惩罚一定是要有的”。
“对,往索平身上推,臣多谢太后指点”,姚书似乎刚从鬼门关回来一般,顿时就由原来的惊恐变的充满喜悦。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更好利用,死人不会说话,我们就替他来说,至于是不是他想说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太后起身说道。
“太后英明,给他来个死无对证”
“好了,你退下吧,好好想想明天朝堂之上该如何争辩吧”。
第二天,朝堂之上,百官跪拜,王上端坐于龙椅上,太后则坐在一侧。
“近日朝中众多大臣们,俱本参奏北征之事,不知各位爱卿们有何看法”,王上道,
贾忠作为第一个上本参奏的御史立即站了出来说道:
“王上,自我族立国以来,南征北战,马踏塞北,剑抵西南,龙旗所现之处,谁人不俯首陈臣,想我先皇,何等英明神武,葫芦谷之战,以少胜多灭鬼方主力,”
讲了足足有半个时辰不断地旁征博引,恨不得把商国的历史从头说到尾 ,终于从立国之时讲到了现在。
“如今北征之军,在鹰嘴岩一役,全军覆没,实为奇耻大辱,北境沦陷,万千百姓无不翘首以盼南下”
在场的官员都已听的不耐烦,连太后也有点坐不住了,无奈贾忠大人乃三朝元老,年近七十,身为谏官首领负有弹劾的责任,大臣们也习惯了他的“渊博学识”,言必引用圣人之语,将先王的功绩夸奖一番,王上此时也是无奈,越想越生气,这不明明是那先王的功绩来讽刺我吗,不过他终于该说到重点了
“如今”终于说到重点了,全场官员这才打起精神,看这位三朝元老对此事有何意见。
“如今,索平私自带兵出境以致中敌军埋伏,全军覆没,让五万英魂埋骨漠北,按军律,本应当斩首示众”,
众臣笑道,大臣中正说道:“贾大人,索将军已经战死沙场了,如何还能斩首示众,你难不成要把他从墓中掘出来,在杀死一次不成,况且他的墓碑还不在我们商国”。
“中正大人也是深受先皇恩宠,向来处事有耐心,今天怎么耐不住性子了,你且听老夫说完”,贾忠道。
“如今索平私自带兵”,贾大人此时慢吞吞的又从头开始了,“本应斩首示众,但已经战死沙场,从一名王国卫士的角度来看,看为表率,但作为一名将军来说,不听军令,应当严惩,臣意请王上剥夺索平的一切权力,官职,将其全家贬为庶民。一则表现我王上的仁慈之心,二则是对其效忠商国五十余年的奖励,至于姚书,姚元帅,兵败之后,公然弃守北境,致使北方迅速沦陷,负有守土之责却弃城而逃,理应问斩,此臣之建议,还请王上明鉴”
接下来荆大人说道:“臣以为北征之事索将军全军覆没,但索将军深受先王重用,先王驾崩之前更是钦点索将军镇守北郡,一生征战无数,鲜有败绩,对我商国来说可谓是忠心耿耿,更是精通战争之术,先王在世时还每每夸之,怎会无缘无故误入敌军埋伏,这其中必有隐情,还请王上明察,臣以为如今北方鬼方虽分兵北上,但对都城扔虎视眈眈,如今之际,我们更应合力抵御鬼方的入侵,整军备战,以防不测”。
齐玉大人又说道:”荆大人此言差矣,若不将北境之事说清楚,没有一个交代,我军将士怎能听从军令,若每个人都像索平那般目无法纪,擅自行动,我商国怎能取胜,大王何不让纪桓与姚书进殿,此二人也算是亲历者。”
“好,